第七十八章 幹票大的(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王陵中軍大帳旁邊,有一座大帳幕,佔地很大,很是氣派,進進出出的人很多,川流不息,這就是秦異人的中軍司馬大帳。//一秒記住本站百度搜23文學網即可找到本站.//
大帳中,秦異人跪坐在矮几上,正在批閱軍務,神情專注,極是認真。
在他身後,黃石公和尉繚二人也是專注,認認真真。
不做中軍司馬,不知中軍司馬之辛苦,那才叫一個忙,軍務太多,忙得秦異人走路都在趕時間,象在飛似的。
二十萬秦軍的軍務之多,不需要想的,肯定是很多很多。更別說,這還是秦軍在邯鄲吃了敗仗,想要打個翻身仗,需要做的事情更多,這一忙起來,就不需說了,秦異人最忙的時間幾天幾夜不能回到住處。
走馬上任的最初幾天,秦異人很是陌生,處置起來不夠熟練,幸好有黃石公和尉繚這兩個兵法大家相助,倒也沒有出什麼事。
二人中,尤其是尉繚在這事上很是拿手,倒不是黃石公才情不夠,而是因為尉繚本是魏國國尉之,自小就能接觸到類似的軍務,自小就練就了一身不凡的本領。
黃石公雖然也是兵法大家,畢竟是隱世兵家,真正接觸到軍務的時間並不多,可以說沒有。他和秦異人差不多,也是平生頭一遭親身接觸這樣的軍務,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
不得不說,黃石公的領悟能力很是驚人,不過數日功夫,他就得心應手了。處置起來很是老道,讓人歎服。
隨著時間的推移。秦異人處置起來越來越得心應手,到如今嫻熟之極,惹得黃石公和尉繚好一通詫異。
更有一奇的是,秦異人運用現代知識,把秦軍的軍務分門別類,一下就條分縷析,異常清晰,又惹得黃石公和尉繚好一通驚歎。
二人雖是盤盤大才。畢竟眼界不如秦異人開闊,秦異人比他們多了兩千多年的文明薰陶。
秦異人處理完最後一件軍務,揉揉痠疼的眼睛,伸個懶腰,很是舒暢,笑道:“不做中軍司馬,不知其辛苦。”
黃石公正好處理完了軍務。笑道:“公,你這中軍司馬很稱職呢。最初幾日,堆積了不少軍務,如今,都不夠你處置了。”
他沒有說錯,最初幾天。秦異人不熟悉,處置起來總是不順利。隨著時間推移,秦異人對軍務越來越熟悉,處置起來越來越快,到眼下都不夠處理了。
“這都是有你們相助。要不然的話,累死我也不能處置完。”秦異人笑道。
能夠如此快處理完軍務。黃石公和尉繚的功勞很大,秦異人當然不會掠他們之美。
“據我所見,王陵將軍對公幾乎是言聽計從,極為器重。”尉繚站起身,笑道:“若是王陵將軍早日對公如此信任,斷不會有邯鄲之敗。”
秦軍在邯鄲吃敗仗,非秦異人的過錯,是王陵不相信秦異人。因為當時的秦異人不過是一個公哥,沒有經歷過戰爭的考驗,更沒有實權,說話的份量不重,雖然有理,卻不為人重視。要是當時的秦異人是中軍司馬的話,他的話就有份量,王陵不敢不信。
“福兮禍兮,真難說清楚。”黃石公笑言:“秦軍之敗證明公之英明,方有今日中軍司馬之高位。”
這話很有道理,有些東西需要鮮血來證明,秦軍之敗就是最好的明證。正因為秦軍的戰敗,方才襯托出秦異人之正確,王陵他們服氣,王陵對秦異人很是信服。
“公,十萬火急訊息。”就在三人感慨之際,只見孟昭快步進來,把兩份訊息遞給秦異人,道:“一份是姚賈從魏國送來的,一份是頓弱從楚國送來的。”
“嗯。”姚賈和頓弱是秦異人秘兵的重要人物,他們送來的訊息極為重要,秦異人忙接過來,開啟一瞧,眉頭緊擰著。
把訊息遞給黃石公和尉繚,二人看完,眉頭也擰上了。
姚賈和頓弱在訊息中說,趙國派出的使者在列國遊說,意圖合縱,這對秦國極為不利。
“二位怎生看?”秦異人沉思著問道。
“合縱一直是秦國的絆腳石。”黃石公微一沉吟,道:“自從蘇秦首倡合縱之議後,一直是阻遏秦國東進的最有力辦法。一旦六國合縱,即使以秦國的雄厚國力也不敢攖其鋒芒,不得不退避。在秦惠文王時,秦國更是二十餘年不敢東向。”
合縱的確是山東之地阻止秦國東進的最有效手段。一旦六國聯合起來,即使以秦國的雄厚國力,以秦軍的善戰,也不得不退避三舍,不敢攖其鋒芒。
正是因為如此,一旦秦國大舉東進,威脅到山東之地時,山東之地就會合縱聯兵,共抗秦國。
對此,秦國是恨得牙根發癢,卻是無可奈何,只能採取能避就避,不能避就死守函谷關,讓六國聯軍不能西進之策。
“合縱一起,秦國必危,我們應當在合縱成功
之前化解之。”尉繚微一沉吟,立時提出主張。
“是麼?”秦異人眼中精光閃爍,沉吟不語。
“公,你想到什麼了?”以黃石公和尉繚對秦異人的瞭解,他如此思慮,那必然是想到好辦法了。
“嗯。”秦異人眉頭緊擰著:“我們去見王將軍。我是有些想法,卻要求證於他方能決斷。”
三人一道,趕去中軍大帳。
哪裡想得到,剛到中軍大帳,就給王陵迎個正著,笑道:“公,我正要找你呢,你就來了,來得好。”
“有軍情?”秦異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