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秦國響應(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瘋了!他想成名想瘋了!”秦昭王臉上變色,喝聲如雷:“沒十萬金莫想辦成,他哪有那麼多金?他這是向秦國索金的吧?”
“一定是這樣!”白起他們也是如此以認為,個個大搖其頭。
秦國要是有金的話,豈會不出兵滅趙?
“不是。”範睢把手中羊皮紙揮揮,道:“異人公子只是說了這事,其餘的隻字不提。”
“不是要金的?”秦昭王好一通驚訝:“又料錯了?”
長平大戰後,秦異人一共給秦國寫過三通書信,每次接到,秦昭王都以為秦異人是乞金的,竟然連續三次都料錯了,由不得他不訝異。
從範睢手裡接過書信一瞧,擰著眉頭,疑惑道:“他這是何意?”
秦異人在書信中,只是陳述他要舉辦掄材大典,別的隻字不提,這讓秦昭王摸不著頭腦。
“君上,異人公子這是在暗示,秦國應當抓住這次機會,資助他舉辦掄材大典。”範睢一口道破秦異人的用意。
“資助?”白起冷聲道:“丞相,大秦要錢沒錢,要糧沒糧,拿什麼來資助?”
他信了謠言,對範睢很是不爽,這是在搶白。
“是呀!要是有錢有糧,我們早就在邯鄲了,豈能在這裡?異人公子兒戲,丞相也跟著胡鬧了。”王陵他們這些武將齊聲附和。
秦昭王微微頷首,雖然沒有說話,其用意已經再明白不過了,他很是贊成白起他們的話。
要是秦國有錢有糧,他都把趙國滅了。秦國眼下最缺的就是金,豈能隨秦異人胡鬧。
“君上,若異人公子成功,對秦國有兩大好處。”範睢彷彿沒有聽見白起他們的譏嘲似的,大聲道來。
“兩大好處?”秦昭王疑惑不解。
“百年戰國,山東六國罵秦為虎狼,殘暴不仁,秦雖強,罵名在外,不利於秦。秦若要一宇內,不能僅靠征戰,還要有美名。這次掄材大典,就是博取美名的良機。”範睢的話很有見地,道:“美名,可頂十萬大軍,甚至更多!”
好名聲能得到的好處不見得比征戰少,就是白起他們這些對範睢不爽的武將也不得不承認這點,微微頷首。
“有理!”秦昭王大聲贊同。
“異人公子大手筆,不惜重金舉辦掄材大典,為士子們解決舟車之費,住宿吃喝之資,必然有很多人才因此而匯聚在邯鄲。秦若要一天下,應當趁此良機,招攬人才。”範睢的話很有誘惑力。
“人才!”秦昭王雙眼一翻,精光暴射。
對於一國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不是金銀珠寶,不是糧草,而是人才!
沒有人才,堆積如山的財貨也有用光之時;有了人才,即使沒有如山珍貨,也會富裕起來。秦國本身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秦孝公發求賢詔,招攬天下賢士,欲圖變法強國,那時節,秦國已經快亡了,處於崩潰的邊緣,是當時七大戰國裡面最弱的一個。
秦之弱,弱得連會盟的資格都沒有了,山東六國視秦國為化外蠻夷之國,不把秦國當作華夏一員,這讓秦孝公引為奇恥大辱。
在當時,秦國要麼變法成功,存在下去,要麼被當時的霸主魏國滅掉,不得不搏了,秦孝公痛定思痛,發求賢詔,招攬天下賢士。商鞅因此而入秦,在秦國變法,取得巨大的成功,秦國轉弱為強,一舉成為一流戰國,雄視天下。
“讓人才沒有後顧之憂,前來邯鄲參與論戰,秦國應當趁機大力招攬,這才是異人公子不惜重金的原委所在。”範睢一口道破秦異人的深遠意圖。
他說得沒錯,秦異人真的就是這麼打算的。
若秦異人僅僅想成名的話,犯不著花費十萬金,有上萬金就成了,招集一批名士論戰一番,再讓他們背書一通,到處宣揚,秦異人的名聲就大起。問題是,如此做的話,能前來的名士要麼家資鉅富,要麼就是有人資助。那些貧寒的讀書人沒有錢,不能趕來邯鄲,他們就會被埋沒。
這是一個風雲激盪的熱血時代,秦國即將統一中國,需要大量的人才,要是這些貧寒的讀書人被埋沒了,太可惜了。
再說了,這些人若是被秦國招攬,最後還不是成了秦異人的臣子?他當上秦王后,這些人就得向他效忠。
正是考慮到這些,秦異人才決心花費重金,來一次大手筆,把天下讀書人一網打盡,能網羅的都網羅了。
他這一計劃若是成功的話,秦國會受益良多。
可以嫌金多,可以嫌糧多,絕不會嫌人才多!
“好謀劃呀!他看得如此深遠!”秦昭王大是驚訝,撫著額頭,笑道:“人才是一國之本,七大戰國,大秦最是重視人才,絕不能錯失這次良機。”
雖然山東六國把秦國罵得體無完膚,然而,憑心而論,秦國才是最重視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