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犯罪心理(第2/2頁)
章節報錯
“誒,那可是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蒐集的,你……”
“哈哈,別生氣,那個案子才過去了十幾年,現在受害人的親屬有很多都還健在吧,如果寫的太具體,不是在人家的傷口上撒鹽嗎?”
“那,相良老師有什麼高見?”
“我打算只大致的參考現實事件,然後再原創一下故事!你讀過犯罪心理嗎?”
“犯罪心理?您不會告訴我你還懂這些吧!”
“哈哈!”
京介對孫智恩的提問笑而不語。
曾經有一段時間,國內也開始流行起了犯罪題材的影視作品。當時,還沒有重生的京介正在大導手下幹活,記憶中,大導有一天突然買了一堆關於犯罪心理的書丟給了他們,然後讓他們鼓搗出一個劇本出來。那段日子,京介苦逼的埋頭於各種殺人放火的事件裡,甚至有一天做夢,夢見自己對著大導女兒的屍體研究分屍的手法。當時一覺醒來,真是嚇了他一跳。
不過也正因為那段經歷,京介倒是對犯罪心理有了一定的瞭解。
“其實我打算從細節入手,利用電影和觀眾一起剖析兇手的犯罪心理!”
“心理,相良老師,你……不會做過警察吧!”
“我也希望我是警察啊,那樣的話,我每天就可以早早地過上安穩的生活了,不過很可惜!我不是!不過,我剛才說的倒不是吹牛,我記得第一起案子死去的是一名七十歲的老人吧!”
“嗯!有什麼問題嗎?”
“告訴你一個規律,一般連環殺手第一起案件的受害人大部分會是老人和孩子,比如美國有一個案子,殺手殺害的第一個死者,就是一位寡居的老婦人!究其原因,是因為老人和孩子的反抗能力低,以他們為物件的犯罪成功機率更高。”
“你知道一起成功的案件對於連環殺手來說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自信心的提升,以及作案技巧的純熟,一旦不能儘早的發現兇手,那麼之後案子就會一起接一起的發生。”
“不過好奇怪,按理說第一起案件留下的線索應該是最多的!”
“相良老師,據說案發當晚下了一場雨,很多證據都沒有儲存下來,而且,當時現場有很多看熱鬧的人,把留在現場的腳印破壞了!”
“真是遺憾,錯過了破綻最多的第一次犯罪,後面的案件,兇手留下的線索只會越來越少,難怪這個案子這麼多年來都破不了!”
“可是,為什麼最後案件一下子停止了呢?”
“大概是兇手死了,或者被關進了監獄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