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個人賽,修者鬥法開始(第1/3頁)
章節報錯
無論其它的事情如何發展,在那場仙球賽過後,仙運會依舊在如期進行著。轉眼間,半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
仙運會官方網站上,“比賽實況回放”一欄已經有了十數欄,包括男女子五千米御劍飛行、鐵仙三項、舉重(最低記錄231公斤)等等,每一個影片的播放量都破了九位數。
畢竟,如果放在兩年前,這世界尚沒有靈氣復甦的時候,這其中每一個比賽回放都能被直接當成仙俠片。
這些影片的版權僅歸仙運會官網所有,但即使如此,加了和水印的剪輯版還是在各大影片網站首頁刷屏,尤其在年輕學生群體當中最甚。
根據後臺統計,單單某著名彈幕影片網站的日均仙運會剪輯投稿量便達到數十萬次,各大平臺不得不因此增加了後臺稽核的人手,以承載過於火熱的投稿。
不僅是自媒體,傳統媒體亦參與其中。各個官方新聞網站都專門開了一個仙運會特別版面,上面新聞的重新整理速度以小時計。
在微博上,中央公號筆桿子下場,寫文章強調仙運會中彰顯了新時代修仙者精神、類似活動將成為未來價值導向。在這之中出了許多經典文章,被錄入到中小學政治材料和青年大學習目錄當中,成為學生們必看的內容,有些紅專的學校還會組織集體學習,針對仙運會賽況寫個人感悟之類的。
因為這的確是未來的導向。官方部門已經特批檔案,號召各大院校以崑崙大學仙運會為參照,在校內積極開展類似活動、以響應當前全民修仙局勢。對於這類活動的舉辦可申請特別教育基金,目前國家初步計劃在這類專案上投資五十億元——當然,崑崙大學是第一個投資物件。
除此以外,在民間,選手的個人事蹟也成為極佳的宣傳材料,比如寒門出仙人、高考逆襲崑崙等等故事成為寫手們津津樂道的題材,甚至還有人提名將某些突出選手推上當年華國十大青年、感動華國十大人物等等。
對於這些活動,華國官方不做鼓勵、卻也不做限制。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大勢所趨。
仙運會舉辦的時間是六月,再過不久就是高考出分、新一波志願填報的時候。毫無疑問,這場盛會將成為鼓勵更多人選擇修仙專業的助推劑,更重要的是——選擇崑崙大學。
只在團體賽進行期間,網路上“崑崙大學”的搜尋量便暴漲數十倍,一度逼近學校剛剛曝光的時期。
在這場盛會當中,他們已經充分見識到了學生們學習的成果。試問,在這樣近在眼前的超凡面前,誰會不想成為其中一員呢?
事實上,在仙運會官方網站下方的留言板上,已經能看到無數這樣的留言——
“在這許願一個崑崙大學錄取通知書,會實現嗎?”
“今日寒窗苦讀,必定有我;明日崑崙修仙,捨我其誰?”
“決勝六月,崑崙大學見!”
“復讀了,距離高考還有361天,保佑我明年能上崑崙。”
正值高考季,這樣的言論線上上線下愈演愈烈,成為僅次於仙運會比賽本身的第二大社會話題。
曾經有過的報考熱潮重現,每天都有人堵在賽場門口,試圖和崑崙選手們接觸一二,沾沾所謂的“仙緣”。主辦方不得不因此增加了周邊安保的人數,以保護選手們的隱私。
......
就在仙運會進行到第十五天的時候,所有的團體賽專案宣告結束,賽事進入個人賽階段。
作為整個賽事的最終場,這一階段還是運用了最古老的擂臺一對一斗法模式。
比賽規則方面,沿襲校內新生預選賽的模式:除生死情況外,可使用任何手段進行鬥法,倒地三息不起則判輸。
只不過由於場地限制,正式賽多加了一條規則:以賽場中心四周四十米為界,身體出界者,同樣判輸。
按照規定,仙運會官方對各個選手此前的積分進行加和,取排名前列者進入之後的比賽。後臺的速度很快,在最後一場團體賽結束後的兩小時內,個人賽名單便已經對外公佈。
公佈的時候正是賽後選手各自在室內休息的時間。得到通知之後,楚雲衣第一時間便去檢視了自己的最終積分。在入圍名單的最末幾位,她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她入圍了。雖然又是壓線,但…總算是進入最後的這一階段了。
這個結果讓她雙手都是一陣顫抖,深呼吸了半天才平復下來。
至少,先要過了第一輪…只要贏下哪怕一場個人賽,她就有了可以對外宣傳的底氣,這次來仙運會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