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一個點成本
章節報錯
金權集團Value Mining團隊的加入讓關莎如虎添翼,團隊成員雖然一開始對於長租行業瞭解不深,但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加,這些人強大的學習和創新能力便逐日體現了出來。
其中有人花大量時間把沈儷公開平臺上發表的文字和影片都研究了一遍,而後給關莎提出了雁子谷公寓的目標和願景,用一句話概括便是:讓以夢為馬的人,不再顛沛流離。
關莎認為這句話確實凝聚了她要做長租公寓的基礎價值觀,於是立刻將之用作公司宣傳標語。
“葉桃渡的這套資料分析系統其實專門針對的是租客偏好。”Value Mining的一個成員說, “我們研究過之前上市的頭部兩家公司,他們其實也有自己的大資料智慧系統,不過他們的系統更多的是為了確定價格而開發的,比如收房多少錢,租房多少錢,我們其實也可以加入這個模組,收房、量房到出房,整個系統儘量做到標準化,同時市場上海量的房源價格我們也必須有效利用,讓系統進行自主分析。”
“準確度要做到95%以上。”有人提到。
“這個準確度指的是?”關莎忍不住開口問。
“是實際租入和租出的價格與系統預測出的價格偏離度,這個偏離度最好不要超過5%。”
關莎若有所思,“也就是我們系統預測出的,比如我們雁子谷一個房子每月租金是5000元,實際租出去的價格範圍就得在4750元至5250元之間?”
“是的。”那人回答。
“準確度這個不難。”葉桃渡留下負責更新系統的副總工程師說,“難的是資料,預測的準確度依賴於資料來源是否可靠。”
“所以還是需要租房網的資料對吧……”關莎見眾人紛紛點頭,她將這個事項在電腦記事本里標註成重點。
租房網……租房網……
關莎一想到這個就頭痛,她根本不認識任何租房網的人,而且如果要談收購, 萬一對方獅子大開口怎麼辦?
就算別人開出的價格合理,關莎目前也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予以支付,沈儷影片號崛起帶來的網際網路裂變效應讓雁子谷公寓的擴張速度快了許多,直接找上門來的房子和租客關莎挑花了眼,好險已經有大資料系統可以幫忙做初級篩選。
目前雁子谷公寓八成以上的資金都投入到新房的裝修上了,兩成資金用來維護現有房源以及應對不被之需,根本沒有閒錢去收購別人。
“之前的頭部公寓做不下去,也是因為他們的運營系統精細化管理能力不足。”此時會議室裡的聲音將關莎拉回了現實。
“這塊已經在做了。”CTO應天然說。
“跟供應商新籤的合同裡可以抵消掉推廣費,再加上傢俱家電讓租客做減法的方案,5年下來的總成本大約可以省下1%。”財務道。
所謂與供應商簽署的合同抵掉推廣費,就是沈儷的百萬影片號幫供應商做廣告,而雁子谷公寓支付的貨款可以相應減少,減少的部分就是廣告費。
而從傢俱家電的選擇中做減法的方案是關珍珍提出來的。
關珍珍發現她帶人看房的時候,有的租客直接說自己是做攝影生意的,整間屋子都需要改成影棚,所以床、櫃子這些他都不需要;還有的租客說他不喜歡開空調,給關珍珍扯了半小時開空調對人體的危害,這種“民科”讓關珍珍哭笑不得;更有租客奇葩地吐槽雁子谷公寓主打的電子升降桌很單薄,其稱自己就是喜歡木頭桌子,原木,厚實的, 而且一定要是淺色原木系的, 其他的桌子一概不用……
面對要求各式各樣的租客,關珍珍想出了一個解決方式。
她建議關莎以後在與租客談合同的時候,直接給出一個公寓原本標配的傢俱家電的清單,讓租客主動劃掉自己不需要的物品,注意,不能換,只能劃掉,也就是租客只能在這份清單裡做減法。
當然,一般的租客都想著薅公司羊毛,東西就算自己不用也要讓公寓白送,對於這種貪便宜的心理,銷售出身的關珍珍再清楚不過,對付人性的這種觀念劣根性,還需以毒攻毒。
“如果租客劃掉一樣物品,我們就給租客返現金,現金的金額不用多,只要是退選商品進貨價格的5%左右就可以。”關珍珍對關莎道,“比如價值100元的凳子租客不喜歡,想退掉自己重新買,那麼只要他在清單裡劃掉凳子這個選項,他就立刻可以獲得5元錢現金,現金不需要另外支付,從第一個月的房租里扣掉就行。”
關莎一開始還懷疑關珍珍這個方法的有效性,但試著實踐了一段時間後,發現還真有不少實在不喜歡官配傢俱家電的租客因攤小便宜上鉤了,這無疑給雁子谷公寓解約了一筆開支。
關珍珍的這個方法不僅節約了單套住房的固定成本,還節約了將來可能發生的變動成本,即維修成本。
因為非官配的傢俱家電雁子谷公寓不負責維修,這點法務也在合同條款裡也明確了出來,所以租客越是自己DIY,將來由雁子谷公寓維護的傢俱家電就越是少。
雖然這麼做給公司節約的總成本非常有限,與影片號營銷節約的成本加起來只佔總成本的1%,但關莎還是非常感謝關珍珍,她覺得越與關珍珍相處就越發現這是一個有腦子,會思考的寶藏女孩,她單純,但這並不意味著她愚笨。
心細的人總能發現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很多公司都希望能節省運營成本,但說到容易做到難,由此關莎想到小米的創始人雷軍,其還曾因手機裡的一個配件究竟是4毛錢還是1塊錢的問題親自去找供應商重談合同,幾千塊錢一部手機裡面一個配件究竟是貴了幾毛錢還是便宜了幾毛錢或許在消費者看來真的不重要,但對於手機生廠商而言卻馬虎不得,傳統行業,如今大家的成本誰不是1個點1個點這樣摳出來的?
傳統行業是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承載著最多的民生和就業,但卻是目前生存最艱難,也是最不被資本看好的行業,想要活下去,就必須勒緊褲帶的同時持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