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後的幾個月,關莎的長租生意進行得比較順利。

青陽的疫情被成功控制住,大家都逐漸摘下了口罩,原先種種的“水深火熱”與“謹小慎微”都成了過去式,市場回暖,看房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早上10:00的光線正好!”

當關莎把不同戶型的房子軟裝都佈置好後,帶著“專業攝影師”雷彪拍攝了一組又一組非常溫馨唯美的樣間照。

“彪哥啊,你的照片真的連P都不用P!”關莎這麼稱讚著雷彪,每每這時,雷彪就憨憨一笑,“能用上就好。”

每間房的樣板圖拍攝最好在房子剛剛裝點完時就進行,房子一旦租出去,房東就不再被允許隨意進入,且租客入住後各種生活用品也會影響房子整體的美觀程度,關莎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她才早早拍了照片上傳至招租網上,關莎認為只要房間軟裝保養得不錯,此類樣圖用個兩三年不成問題。

手上的十套房源最後的出租率出乎關莎意料,因為居然是100%,對此蕭幹星總結出來的理由是:“咱房子設計是橋森大師,拍照是科班出身的小雷同志,室內設計又是你親自操刀,事無鉅細,非常貼合打工族,再加上我們雁子谷地理位置好,就在市中心附近還是一個地鐵大站,有啥理由租不出去?”

關莎不能否認橋森的設計風格吸引了很多追求品質生活的青年,這些青年本身家庭條件都不差,來大城市打拼也只是為了更大的平臺與自我實現,所以他們對於居住環境也有一定的要求。

當然,這一切都是關莎和蕭幹星的推測,最終還是沈儷的採訪影片給出了一些真實答案:

“我就喜歡你們家床,夠高,下面還有櫃子,可以裝行李箱和衣服,我兩個28寸行李箱都能妥妥的塞進去。”

“呵呵,我覺得你們送的瑜伽墊挺貼心,這個健身區我很滿意,雖然我基本不健身,但萬一有哪天我想不開呢?”

“我就圖你家桌子,可以上下隨意調節工作,我是碼農,現在基本都在家辦工,桌子太重要了,別家沒有這種桌子。”

“看你們創業紀錄片過來的,很真實,不容易。”

“你問我怕不怕?我當然怕啊,怕又被長租公寓坑一次,但是你們也沒讓我提前給一年的錢,也沒讓我背貸款,都是一個月一個月付房租,押二付一,租你們的跟直接租房東的沒啥區別,你們房子看上去還新。”

……

關莎當時看到這些評價心理暖暖的,但也覺得奇怪,居然沒有一個人提到室內設計風格,難道橋森的設計並沒有之前以為的效用那麼大?

“我覺得不是,他們肯定是先看到室內設計風格非常好看,所以才會來看房。”沈儷這麼說。

“我拍得好。”雷彪在旁笑了笑。

沈儷白了雷彪一眼,只聽關莎說,“你們都好,設計好,拍的也好,沒有人提到,不代表他們不喜歡,如果沒有這樣的現代感設計,很多人壓根不會被吸引進來看室內的細節。”

“是的,所以橋大師的作用其實就是第一眼鎖住客戶。”沈儷說。

在之前關莎的招租的過程中,其實還有一段小插曲。

房東田姐找到了關莎,請求她將自己的房子也按照橋森的設計風格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