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還我點什麼(第1/2頁)
章節報錯
放下關莎電話後,杜晶獨自在房間裡呆坐了很久,連家裡的阿姨兩次來敲她的房門叫她吃飯她都毫無察覺。
杜晶不喜歡家裡這些煮飯搞衛生的阿姨,在三雲市,這類阿姨被統稱為保姆。
杜晶從小就與各種保姆打交道,或者說她是被保姆帶大的,這些保姆有十七八歲的,也有五十七八歲的,總之每三四年就換一次,她們來自不同的農村或者小縣城。
杜晶挺同情她們。
杜晶記得自己15歲那年,家裡來的小保姆也就17歲,明明只比杜晶大2歲,卻還要為杜晶洗內褲和剪腳趾甲,杜晶不知道自己是應該叫她姐姐還是隨父母叫她阿姨。
一個17歲的姑娘被一個15歲的初三女生叫阿姨,想想就憋屈,但杜晶只是糾結了一下,決定還是叫她阿姨,只不過她在阿姨前客氣地加了一個“小”字,也就是“小阿姨”。
從這位17歲的姑娘來了之後,杜晶才終於意識到自己長大了,畢竟她的身高足足高出那姑娘一個頭,外觀上那姑娘瘦弱得就像杜晶的妹妹,由於羞愧於讓“妹妹”為自己幹“私活”,杜晶不得不開始學習自己洗內褲和剪指甲。
剛開始由於杜晶洗得不是太乾淨,她親眼看到那個小阿姨在母親的指使下,又把自己的內褲來來回回洗了好幾遍,這讓杜晶有些無地自容。
說實話,杜晶當時內心挺恨這個17歲的小阿姨,如果不是因為她年紀太輕,杜晶還可以在那些四五十歲的老阿姨面前繼續心安理得地多當幾年孩子。
家裡有保姆的生活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因為這可以解決大部分家庭矛盾,比如杜晶從來沒有被父母逼著做過任何家務,杜晶的父母也不會在吃完飯究竟是誰洗碗,放學了究竟是誰去接孩子,早上起來誰給孩子做早飯的問題上吵架。
只不過不管這些保姆年紀如何,性格如何,杜晶都不喜歡。
並不是她們不淳樸,不善良,更不是因為做飯不好吃或者活兒不好,因為恰恰是這些保姆和阿姨的存在,杜晶從小到大放學回家的路上,吃飯的餐桌上,甚至週末去騎馬滑冰的休息時間都只能看到她們,給杜晶遞水的,陪她說話聊天的,甚至在杜晶試卷上簽字的都是這些保姆,而不是杜晶自己的父母。
杜晶覺得保姆這個角色的存在是一種隔擋,擋住了所有孩子都想要的來自父母的陪伴。
同樣的原因,杜晶在高中時也很討厭那個總是代替爸爸來接她的中年男司機。
而此時的關莎在杜晶眼裡,徹底變成了與保姆和司機一樣可恨的角色。
正是因為關莎,杜晶從小到大都不能做真實的自己。
杜晶也想留長頭髮,她想讓自己長髮及腰後也可以拍出那種秀髮隨風飄揚的畢業照;
杜晶想穿仙美的長裙,塗紅亮的豔色口紅,渴望無論走到哪裡都可以成為焦點,成為男生心中的白月光。
從小到大不知道有多少次,杜晶很後悔認識關莎,更後悔因為兩人性格太合而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以至於無論她杜晶想嘗試什麼,關莎的存在都告訴她:你別做了,也別試了,你就算改變了也不可能比關莎更美,與其當別人的陪襯,不如另闢蹊徑,說不定還能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於是杜晶買衣服永遠挑的是運動服,休閒褲,鴨舌帽,就連買內衣都不買可以塑形有鋼圈的,她的頭髮從未長過脖頸,興趣班也沒有選擇舞蹈而是報了武術班以及加入了校籃球隊。
有段時間杜晶在球場上揮汗如雨,把自己白皙的面板曬成了古銅色,說實話,每天早上起來在鏡子前看到自己的膚色,杜晶連自己都有些難以接受。
但恰恰就在那個時候,她收到了學校裡其他班級女生的情書。
就是那封杜晶一輩子都不可能接受的情書,滿足了她渴望已久的虛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