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一定要自己創業呢?”蕭傑放下了茶杯,“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創業才能證明自己是成功的,也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

“但我還沒有嘗試足夠多次,怎麼證明我一定不適合創業?”關莎語氣中滿是不服氣,“據我所知,現在國內國外那麼多知名企業家,也沒幾個一開始就能成功。”

蕭傑點了點頭,“是這樣沒錯,但做企業不一定要另起爐灶,你家關鴻地產盤子那麼大,難道還不夠你施展才華麼?”

“有我爸在就不夠!”關莎突然提高了音量,“別人我不知道,但我爸我是知道的,我要是去關鴻地產工作,我連犯錯的機會都沒有!我跟你打賭我爸什麼都會給我張羅好!以前他給我買玩具,什麼樂高積木,什麼火車軌道啊,最後都是他幫我搭好的,我搭的慢一點他就不耐煩了,就馬上自己弄,還不讓我插手,最後所有的成品都是他關鴻偉的作品,不是我關莎的,我一點成就感都沒有!”

關莎內心的這些話確實憋很久了,到底有多久了呢?

大概二十多年吧。

這種不甘與委屈她就只跟杜晶提過,蕭傑算是第二個。

回關鴻地產工作,關莎看似是把自己的人生拉入了正軌,但她不願意。

實際上,關莎並非不喜歡關鴻地產所從事的業務,也並非不希望繼承關家的事業,這是她的最終宿命,她別無選擇,但至少她現在不願意,她還年輕,關鴻偉也沒老,關莎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活出一個完整的她自己。

關莎告誡自己,絕不能回到一個安全的地方過穩定的日子。

她記得矽谷創投教父史蒂夫·霍夫曼說過一句話:“當你跳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其他人也跳到了這個安全的地方,這種安全就變成了平庸。”

“我覺得人生就像尋寶之旅一樣,如果那條路是陽光明媚的康莊大道,一目瞭然,寶藏早就被人挖光了。”關莎說,“所以我才要去黑暗的地方,趁我現在還有勇氣,還有好奇心,我必須儘可能的承擔風險,你是投資人你應該很清楚,沒膽子承擔風險,就沒資格賺大錢。”

蕭傑聞言,身子沒動,思緒也沒動,他的目光停留在關莎那仙如山澗白鶴的眉宇之中。

關莎目光雖清澈透亮,但卻深不見底。

這個女孩心很大,似能裝下星辰大海。

走向黑暗之中可能一無所獲,卻也可能挖到別人都沒見過的寶藏,賺得盆豐缽滿。

關莎所表達的蕭傑又豈能不理解,在蕭傑看來,打工人之所以很難實現真正的財富自由,是因為他們沒有承擔公司所面臨的風險。

這也是為何雖然大多數創業者的工作能力以及後期付出的精力並不比高管和員工們多,但創業者的收入往往是最高的,多出來的這部分收入,不過是市場經濟對創業者早期願意承擔風險的一種溢價補償。

在蕭傑看來,關莎哪怕沒有足夠的經驗、敏銳的洞察力和專業的知識,但她才剛畢業,她依舊有很多機會,她的魄力和決心足以讓她在未來的挑戰中承擔風險和壓力,同時收穫自我突破的快感。

蕭傑想著如果這時自己一味地按照關鴻偉的要求勸關莎回關鴻地產工作,未必是一件好事。

穩定的工作與生活,會讓人的心態在無形中慢慢轉變,最終影響著這個人未來做出的每一個選擇。

所有的事情,一旦穩定久了,它就不見得穩定了。

蕭傑若有所思地注視著關莎,眼前的這個女孩如果回關鴻地產工作,並不能保證一生就可以安然無恙;如果她選擇自己創業,也不代表這輩子都得顛沛流離。

她只要以後能認清風險,並勇於承擔,就是最好的成長。

想到這裡,蕭傑嘴角微微上翹,他跟關莎說,“行,我支援你,你的機會很多,但這些機會里充滿了兇險,目的就是為了讓你走向失敗,最終使你成功的機會少之又少,如果出現了,你必須牢牢抓住。”

關莎聽後眼睛一亮,“這麼說你是答應教我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