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傑哭笑不得,“大小姐,這應該是我們第二次見面吧?上次見面,也沒超過3個小時……”

“對我來說已經夠久了!你別擋道,你要不給我解決問題,要麼走開!”

蕭傑覺得關莎今晚的態度需要管管了,既然關鴻偉讓自己好好“照顧”關莎,就不能讓她隨意撒野,就算是喝了酒也不行。

“化妝品市場你沒有頭部KOL的推薦,新產品出頭很難的。”蕭傑說,“你越是在一些普通平臺上投放普通的廣告,消費者就越會認為你這就是雜牌,甚至是三五產品。”

關莎臉頰紅紅的,但這種紅是醉紅,與害羞毫無關係,她一把扯過蕭傑的衣領,命令道,“別廢話!你借我錢,我再來一次!我找倪蝶!”

蕭傑是第一次被人這麼揪著衣領,很是不自在,“你先鬆手。”蕭傑保持著禮貌。

“不松!你借我錢!你不是投資人麼!”

“錢不是這麼借的,你先鬆手。”

“你不借我就不松。”關莎的手力使得更強了,她的下巴都快貼到蕭傑的胸前。

蕭傑突然眉頭一皺,用力推開了關莎,“關莎,我當你是朋友,所以我好意給你提個建議,美妝、口紅、直播這些你都不需要去嘗試了,因為已經晚了,你要做你有天然優勢的事情,要學會提升自己做決策的能力。”

蕭傑的語氣十分嚴肅,嚴肅得讓關莎頓時感覺眼前站著的人根本不是她什麼朋友,而是她以前班上的班主任。

“同一條路,不是什麼人走都能成功,甚至那些成功的人,你讓他們換個時間再走,他們也無法成功。”

“你借不借?”關莎執拗道。

蕭傑頓了頓,而後目光堅定地回答,“不借,我也不會投資。市場上已經有一個葉桃渡了,而我們金權就是葉桃渡背後最大的投資人,我們金權有自己的投資原則,我們從不投競爭對手。”

“我是葉桃渡的競爭對手?”關莎指著自己笑得有些悲,“我關莎什麼都不是!”

蕭傑整理了下衣服,“那我這麼說,我們金權從來不投任何潛在競爭對手,而且如果以後關莎你真要跟葉桃渡競爭,我還會出手阻止你。”

“你怎麼阻止我?”

“比如,動用我自己的投資圈的人際給你唱點黑調,讓你在市場上融不到錢。”

關莎聽到這裡,酒醒了大半,她眨巴著眼睛看著面前人高馬大的蕭傑,好似看到了萬惡資本家最真實的樣子。

“你想做一名創業者,但你知道創業者最核心的能力是什麼麼?”蕭傑問關莎。

見關莎沒回答,蕭傑繼續道,“創業者的核心能力不是你多努力,多有激情,也不是你智商情商有多高,更不是你能不能抗壓,這些都是最最基本的,在我們投資人看來,創業者最核心的能力是做對決策的能力,你人生中只要關鍵的幾個決策做對了,勝過努力無數個日日夜夜。”

蕭傑給關莎舉了一個例子,即巴菲特的投資觀念——“甜蜜區擊球”理論。

在股神沃倫·巴菲特的辦公室裡,貼著一張美國棒球手的海報,這個擊球手名泰德,被稱為“史上最佳擊球手”。

在棒球運動員中有兩類擊球手,一類是隻要投手扔了球他們就打,也不管打不打得中,先揮棒揮出去再說;另一類擊球手往往是高手,他們只打自己認為大機率能夠擊中的球,其他時候寧可一動不動。

世界排名前十的擊球手都是第二類人,而泰德·威廉斯就是這類人中的高手。

泰德說:“不要每個球都打,而是隻打那些處在‘甜蜜區’的球。”

泰德在腦子裡把擊打區劃分為77個小區域,每個區域只有一個棒球大小,只有當球進入理想區域時,才揮棒擊打,這樣才能保持最高的擊打率。否則如果去擊打處於邊緣位置的球,擊打率會非常低。

一場比賽中,對於非核心區的球泰德是絕不揮棒的。

這種策略聽起來簡單,但在實際比賽中卻非常難做到,尤其是在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

場外幾萬名觀眾屏息凝神地盯著你,當球飛過來如果你不揮棒,將面對全場噓聲,所以能嚴格執行這個策略的擊球手,需要極其強大的定力和異於常人的冷靜。

巴菲特把這種策略應用到了投資領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投資哲學:只投資高價值、有護城河的公司,其他的根本不看。

巴菲特在2017年的紀錄片中說:

“我能看見1000多家公司,但我沒有必要每個都看,甚至看50個都沒必要。投資這件事的秘訣,就是坐在那兒看著一次又一次的球飛來,等待那個最佳的球出現在你的擊球區。人們會喊——打呀。別理他們。”

“我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圈子,我就待在這個圈子裡,完全不管圈子以外的事,定義你的遊戲是什麼,有什麼優勢,非常重要。”

蕭傑在最後跟關莎再三強調,“我之前就建議過你,好好思考一下有什麼是你擅長的,有優勢的,儘量從自己擅長的入手,為什麼?因為在擅長區域內你做對決策的機率大,成功的機會自然就大。”

關莎聽後不禁陷入了思考,一個剛畢業就賣口紅創業失敗的人,究竟擅長什麼呢?

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有優勢的呢?

在千萬個創業選擇中,究竟哪個行業是自己的“甜蜜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