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滿朝震驚。

就連主張討伐江東的袁胤,亦忍不住撫手勸說起來:“皇兄,您想要為臣弟出頭,要御駕親征,臣弟十分感動。”

“但,那小小的孫策,何須您親自出手,只需派遣一上將,便可輕而易舉將其滅之。”

袁術無語搖搖頭:“朕豈是那種因私廢公之人?昔日孫策叛賊尚在朕麾下之時,其之驍勇可見一斑,而今更是雄踞江東,朕若不親自出馬,恐實難將其所滅也。”

之所以這般著急滅掉孫策,主要還是袁術知道他剛佔領江東,立足未穩,某些東吳本地士族看似支援,實際上內心特別厭惡孫氏。

特別是前段時間孫策剿殺了原揚州刺史劉繇,更是使其民望跌落到極點。

自己現在明面上登基稱帝,終究不過是個花架子,若能抓住這個漏洞,獲得江東富庶之地和一大班優秀人才,那皇帝美夢才能落地成真。

袁胤不知兄長心中所想,他還是忍不住皺起眉頭,表達自己擔憂;

“縱然有理,可是皇兄,我們敵人還有北面的兗州曹操,東面的徐州呂布,西面的荊州劉表,他們若是聽聞您親征江東,必然會來犯進軍壽春。”

聞言,袁術卻不以為然笑起來:“胤弟擔憂多慮也,曹操多疑、呂布無謀、劉表昏庸,他們三方朕都不會多慮也,不過……那遠在小沛,綽號大耳賊的劉備,倒是可能會興兵來犯。”

“這樣吧,左將軍雷薄、右將軍陳蘭聽旨,朕分出十萬士兵,命爾等統領埋伏在小沛來往壽春的道路上,但凡那大耳賊敢來進犯,汝二人率軍痛擊之。”

武將行列中有二人應聲而出,重重抱拳:“諾!”

聽到如此命令,袁胤差點兒沒噴出一口老血來。

合著按照自家兄長意思,曹操、呂布、劉表等皆用不著防禦,卻要用上十萬士兵來埋伏個小小的販賣草鞋出身的劉備?

當袁胤覺得有所不妥,欲要繼續進言時,文官行列中又有一人走出,稱手道:“陛下聖明,若果能滅掉孫策,掌握江東六郡,則我後方無憂,帝業方才穩固。”

聞言,袁術和袁胤皆看向說話之人,乃是主薄閻象。

之前孫策以玉璽為質,向袁術籌借兵馬進攻江東時,閻象極力反對,說玉璽僅是塊石頭,若明公以活生生兵馬換之,實在愚不可及也。

再者袁術欲要稱帝時,閻象還是極力反對,說昔日周文王雖擁有天下三分之二地盤卻還向殷稱臣,今明公實力不及文王,漢室也未像殷紂那般殘暴,稱帝實為不智。

因為此人種種行為,導致袁術前身十分不悅,所以他稱帝后,文武百官皆有賞賜升官,唯有閻象,還是個小小的主薄。

怎麼說呢,袁術袁紹哥倆絕對是親生的,都是避開正確答案,選擇錯誤建議的那種奇葩……

知道正史遺憾的袁術,當然不會讓悲劇從自己身上發生,他當即滿意點頭:

“閻象先生能夠贊同朕之想法,朕深感欣慰,傳旨,封閻象為九江郡守,在朕征討江東這段日子,負責壽春政事。”

如此旨意下達,滿朝文武再次震驚不已,他們素來知道袁術平日不喜閻象的,今日這是怎麼了?又是誇讚又是升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