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動機(一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暮青看那婆子回憶的神色,這才信了,將帕子遙遙給花廳裡的小姐們看了一眼,道:“我驗屍時,並未在鄭青然身上發現這條帕子,這帕子是在姚府前的果林裡找到的。”
貴族小姐們一愣,面面相覷,神色有驚有怔。
“經驗屍,鄭青然死在三個半時辰前,她是酉時末走的,到了姚府放下補品就走了,即是說,她死在從姚府出來後。於是我剛才過來之前去了趟姚府,從姚府外的果林裡一路過來,在那林子裡發現了這條鄭青然貼身用的帕子,以及兩塊帶血的石頭。經驗,鄭青然是被石頭砸中後腦而死,隨後被移屍馬車中的,那輛馬車也是姚府的。”暮青如實道。
花廳裡卻靜了靜。
鄭青然到姚府去送補品,死在姚府外的果林裡,又被移屍進姚府的馬車裡,此事處處沾著姚府,莫非……
“都督此言何意?殺鄭小姐的難道不是在盛京城裡犯下兩樁案子的兇徒?”寧昭問。
“該不會是姚府的人所為吧?”這時,又有一人出了聲,暮青循聲望去,見那小姐薄紗覆面,容貌看不真切,只瞧著身量略見高挑。她邊猜測邊看了其他小姐一眼,似在求認同,“鄭小姐之死,處處沾著姚府,這也太湊巧了些!”
此話雖沒人附和,但貴族小姐們互相望了望,人人目光閃爍,別有深意。
暮青挑了挑眉,問:“小姐為何如此說?”
那小姐看向暮青,只是睃了一眼,那目光卻如箭般寒厲,暮青未待細看,那人便低下頭去,瞧著似是避忌著男女之防,不敢多看她,只聽她道:“小女不懂斷案,不過是覺得奇怪,隨口猜測罷了。”
其餘人也紛紛低頭,似是怕暮青問起緣由。
這眾人避忌之態讓暮青挑了挑眉。
元鈺看了寧昭一眼,“寧姐姐……”
寧昭面色淡了些,坐回椅子裡,把臉轉開,神態有些失意,自嘲笑道:“沒什麼不可說的,盛京城裡無秘事,還有誰不知此事的?說吧,抓著兇手,大家都好安心。”
元鈺聽她如此說,這才對暮青道:“都督可還記得為我哥哥剖心取刀那日?”
暮青不答,只聽元鈺說。
“那日,我哥哥昏睡之時曾喊了個‘青’字,都督以為我哥哥說的是青樓,事後姑母和我娘卻都不信。其實,我也不信,我哥哥乃英雄兒郎,怎會流連那些煙花之地?姑母和我娘猜測,許是哥哥心中有意中人,閨名裡帶個青字,因此便在朝中廣問此事,查詢誰家小姐閨名裡帶此字,結果找出兩人來,便是鄭姚兩位小姐。”元鈺沒提元修曾對家中說過他有意中人之事,只說許是有,此話也是為了給寧昭留些臉面。
暮青倒是頭一回聽說此事,正思量時,元鈺接著道:“我娘……我娘曾拿著鄭姚兩位小姐的閨名給哥哥瞧過,問他是哪一人,哪知哥哥大發雷霆,要娘莫再提此事,我娘怕哥哥惱壞了身子,便沒敢再提。”
元鈺撒了謊,她沒說鄭青然和姚蕙青曾在某日夜裡被偷偷送進侯府,此事儘管已傳得人盡皆知,但傳言歸傳言,當面說出來,無疑是打寧姐姐的臉。再說,嫡妻未娶,先抬妾室進府,說出來相府也臉上無光,因此她避重就輕,只說拿了閨名給元修看過。
但她不說,暮青也看得出來。元鈺直率,心裡不藏事,她說話時那糾結遲疑的神態,哪怕面紗覆了半張臉,瞧她的眼神都看得出來!此事定不像她說得這麼簡單。
元修當時傷勢危重,元敏和華郡主為了要他歡喜,八成是自作主張把人給抬去侯府了。
暮青心中冷笑,原來動機在這兒!
------題外話------
今早起來刪了一半,重新寫的,先發一更,今天有二更。
……
推篇古言
悍妻之寡婦有喜/農家妞妞
孟夏醒來後,恨不得立刻再死一次,眼前是什麼情況?
十六歲的蘿莉卻挺著一個大肚子,未曾謀面的夫君已墜崖身亡。
幸好,家人惜她如命,讓她有了振作的動力。
她爹是真漢子,視她如掌上明珠,護家有力。
她娘知書達理,但若有人欺負她,定不手軟。
大哥護短,二哥精明,大嫂溫柔,二嫂麻辣。
她就是家人手心裡的寶。
十月懷胎,鬼門關前走一遭。
幸好!
兒子的降臨,好運也跟著來,從此孟家唱起了【幸福就像花兒一樣】。
……
看簡介應該是篇治癒系暖文,喜歡的妞兒們可以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