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啞口無言!(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三種推測是最為方便的藏銀途徑,雖然看起來一旦出事容易被查,但除了怕被元修發現,元家根本不怕被別人發現。而此案若非偶然被揭開,恐怕到元家起事時元修還不知情,既如此,銀子為何不放在最省事方便之處?且從逆向思維來說,假如元修發現了此事,他最先想到的可能會是銀子被藏在無人知曉的地方,而非錢莊。
這錢莊不可能是用來洗錢的興隆銀號,也不可能是存胡府銀兩的恆通銀號,最可能的是第三家銀號,而這家銀號一定在外城。原因還是那句話,元家要起事,銀子在外城用起來方便。
因此,她便派月殺查遍了外城的錢莊,月部在江湖上最擅蒐集情報,很容易便查到了升昌錢莊夜裡有神秘人出入,並查出那人是胡府的管家。月部的隱衛便拿著刻好的私章,易容成胡府管家,夜裡到錢莊聲稱最近朝中查案風聲緊,要取回賬本保管,於是賬本就到手了。
這些過程暮青當然是不能說的,她把賬本丟給元修,當堂問:“你是西北軍主帥,朝中每年下撥的撫卹銀兩數目都會報給你,總數有多少?”
元修邊翻賬本邊道:“五百八十七萬兩。”
撫卹銀兩一事他看得重,每年朝中報到軍中的銀兩數目他都有過目,案發後他更是去信西北,將這八年朝廷所報的公文都八百里加急送了來,數目他不會記錯,五百八十七萬兩整!
“那這本賬冊裡的數目已經超出了這個數目,足有八百多萬兩!”暮青一語驚人,這回看的是元相國,“相國大人如果說奉縣的賬冊有假,那麼這本呢?這可是拿著胡大人的私印取出的賬本!”
元相國還未說話,暮青便伸手從元修手中將那賬本給抽了回來,嘩啦啦一翻,翻到其中摺好的幾頁,念!
“元隆十六年三月初三,入十萬兩!”
“元隆十六年五月十五,入五萬兩!”
念罷,她手向月殺一伸,道:“賬本!”
月殺從懷裡拿出給她,百官一驚!
怎麼又有賬本?
只見那賬冊封皮上寫著“興隆”二字,胡文孺眼皮一跳,這赫然是興隆銀號的賬冊!
暮青嘩啦啦一翻,翻到摺好之處,又念!
“元隆十六年三月初三,出賬十萬兩!上蓋胡府私印!”
“元隆十六年五月十五,出賬五萬兩!上蓋胡府私印!”
念罷,暮青將那賬冊一翻,面向百官,左右一展示,便將那賬冊面向元相國,叩了叩上頭蓋著的私印,那私印大紅顏色,刺得人眼疼。偏偏暮青不罷休,把她手中私刻的那胡府的圖章與那賬本上的當面一對,一模一樣!
元相國眼一眯,眼底似迸出異光,臉色如那賬本上的墨跡和印跡,黑紅難辨。
暮青啪一聲合上賬冊,聲音響得百官肩頭一顫,只見她將那賬冊丟給月殺,又將奉縣知縣的那本賬冊一翻,再念!
“元隆十六年二月二十,朝廷撥西北軍撫卹銀兩十五萬兩!”
“元隆十六年二月二十七,獻恩師胡文孺十萬兩!”
“元隆十六年五月十日,獻恩師胡文孺五萬兩!”
堂上鴉雀無聲,傻子都聽得出,三本賬冊——奉縣的、興隆銀號的、升昌錢莊的,雖然是倒著唸的,但出入賬的日子和數目全部對上了!
奉縣到盛京的路程差不多是五六日,而奉縣知縣孝敬給胡文孺銀兩的日子和胡文孺去興隆銀號取銀的日子正好相差五日!
暮青將手中的銀票和私印都交給月殺,只將那三本賬冊拿在了手中,看向元相國,問:“數目全都對得上,相國大人還有何話要質疑?不止這一筆,與奉縣這本賬冊裡相關的三年出入賬,這三本賬冊全都對得上,一筆一筆,要我全都念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