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好戲!(第2/2頁)
章節報錯
暮青知道元修是去看季延的,季延昨夜染了風寒,老國公沒忍心罰他,只說記著,待他身子好後再打。這話也就是說說,季延自小嬌慣得緊,瞧他在家中受寵的樣子便知是個會哄人的,待他身子好了,老國公八成會被他哄得免了罰。
元修走後,花廳裡靜了下來,暮青手中的茶沒喝完,繼續低頭品著,腦海中卻一直都是方才所說的催婚的事。
想著這事,不由想到大年初一太皇太后下了懿旨要給步惜歡選後,步惜歡說讓她等著看戲,可這都快半個月了,怎麼一點兒動靜都沒有?
好戲,在哪兒呢?
兩日後,上元節。
好戲還真來了。
這日城中有花燈會,朝中安排了宮宴,宴請五胡使節。其實,朝中要議和,年節一過議和便是,但那些朝官偏偏要安排五胡使節在盛京閒住這半個月,帶著他們領略盛京的繁華,以揚大興國威。
草原民族剽悍,繁華富庶之地不但不會使他們忌憚,反而會令他們生出掠奪之心,議和之時會更加獅子大開口,朝臣此舉不僅自大,而且蠢到家了!
但這對元修和暮青等主戰派來說是好事,他們巴不得議和拖得越久越好。
暮青這幾日稱病不朝,連宮宴也不必參加,倒樂得在都督府裡過節,只等晚上宮宴散了,步惜歡來帶她出城去大寒寺。她過年那日在朝中受封,夜裡又去宮宴,沒和府裡的人一起過年,上元節要在府裡過,楊氏便張羅著出府去買些花燈回來添添喜氣。楊氏殺了李本,李家的人還在京城,暮青不放心她一個人出去,便讓月殺陪著。
但楊氏只出去了半個時辰便回來了,手裡沒提花燈,臉色古怪。
“出了何事?”暮青臉色一沉,莫非是出府後有人找楊氏的晦氣?但瞧著她的臉色又不像。
“陛下……陛下他……”
“步惜歡怎麼了?”暮青見楊氏的手往外指,撂了醫書出了閣樓便往府外而去。
到了都督府外,暮青見人都往城門方向去,回頭瞧見劉黑子牽出馬來,上了戰馬便策馬而去。
馳去城門,遠遠見一隊華車正緩緩進城。
日冷風急,雪未融,華車四面彩帳,四角懸鈴,紅窗裡薰香嫋嫋,隱約可見人影綽綽,公子俊美。
車隊兩旁護著御林衛,刀甲森森,長街兩旁圍觀的內城各府小廝家丁均屏息噤聲,人人都知盛京出大事了。
暮青在街尾勒馬,遠望城門,怔愣無言。
元隆十九年,正月初一,太皇太后懿旨為帝立後選妃。
正月十五,帝忽召行宮男妃回朝,寧寵男妃,不立后妃。
男妃回朝乃是大事,朝中事先竟半點風聲也沒有得到,帝王欽召回朝的男妃皆是多年前便被打入冷宮的,失寵的男妃們在冷宮裡自生自滅多年,無人多顧,深夜自偏門出宮,奉旨急行近半月到了盛京,一路無一名宮人相隨,待到了盛京城外,御林衛奉旨帶著華車出城,將公子們接入車裡,浩浩蕩蕩便進了盛京城。
這些公子都是當年朝臣們府上送入汴河行宮的人,有不受寵的庶子,有從民間買入府中訓導過的,時隔多年回京,一時無處安置,便安置回了各家朝臣府中。
太皇太后剛下了懿旨要為帝選妃立後,帝王便將男妃從行宮召回,此舉可謂當著天下人的面扇了太皇太后一個耳光。
男妃進城那一日,太皇太后上元宮宴都沒有出席,聽說是氣病了。朝中文武卻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愁,喜的是聖上好男風,男妃們回了京,選妃之事許會擱置,憂的是太皇太后動了怒,不知會如何處置這些男妃,也不知是否會遷怒各府。
這晚的上元宮宴氣氛古怪,本想大宴五胡使節,到頭來卻誰都沒了心思。
宮宴早早散了,元相國去了太皇太后宮中,今晚又是個不眠夜。
而都督府後門,一輛不起眼的馬車停下,過了會兒,上來一人,往城外而去。
------題外話------
明天是母親節,這算是我過的第二個母親節,去年懷著小元寶的時候也過了一回。雖然我現在還麼有過母親節的感覺,但還是要祝天下母親健康長壽,天下包子平安快樂噠!
姑娘們,乃們明天都打算給老孃送神馬禮物?快來說說,好給我點兒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