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索斷了?

林孟和盛京府尹乍一聽聞此言都有些懵,此案進展至今全靠這少年一人,當殿救人、查毒斷案,連假勒丹神官都被她給揪出來了,現在她說線索斷了,案子查不下去了,他們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假勒丹神官死前,我曾問過他一些問題,得出了一些結論。”暮青道。

“第一,跟他接頭的是大興人,此人士族出身,門第頗高。”

“第二,他與多傑沒有私怨,此事乃勒丹王授意,烏圖並不知道。”

“第三,毒是接頭人直接給驛館廚子的。”

“第四,他以前來過盛京,那舊廟是他們的接頭地點,他曾到過那裡,所以對那條路很熟悉。”

暮青一連丟出四個案情訊息,卻沒人知道她是如何得出這些結論的,包括元修。但暮青沒給人問的機會,接著道:“此案線索雖斷,也不是不可查,可從兩處摸檢視看。”

“其一,廚子死了,他為何自殺?我能想到的只有那幕後之人身份頗貴,他不死難以保全家人,所以可派人暗中監視廚子的家人,看看有無收穫。”

“其二,那人是何時假扮勒丹神官的尚不清楚,既然烏圖不知他殺多傑之事,那麼可詢問一下烏圖,問問他與假神官相處時有無不同尋常之處,興許能有收穫。”

暮青說完,沒人接話,她看了幾人一眼,道:“暫時就這麼多。”

林孟:“……”

就這麼多?

這叫線索斷了?

暮青一眼就看出林孟在想什麼,道:“這只是查案方向,不是線索,你對此不要太樂觀。本案幕後之人很聰明,我原以為你離開府衙之後,他會派人殺人滅口,但他沒有,而是廚子自殺了。他殺總會留下破綻,容易被人順藤摸瓜,自殺卻能斷了線索,此人身份尊貴,行事又聰明,此案想查下去並不容易。再者,我說監視廚子的家人,但這麼做未必能有收穫,不要以為廚子死了,那幕後之人就會暗中給廚子的家人補償,他那麼聰明,應該能想到我們會順著查下去,所以他派人接觸廚子家人的可能性不大。”

這麼一說,林孟和盛京府尹便都覺得心頭涼了半截。

“有錢能使鬼推磨,驛館的廚子興許在做此事前就被收買了。你們可派人傳廚子的家眷來收屍,再派人盯著他家裡,瞧瞧發喪時的花銷是否正常。如若不正常,查查銀子是哪裡來的,現銀還是銀票。若是現銀,傳他的家眷問問銀子是何時帶回家中的,廚子有沒有說什麼。若是銀票,查查是哪家銀號的。”暮青又說得詳細了些,但她仍然不抱太大希望,還是那個原因,那幕後之人很聰明,他八成不會留下銀票這等追查線索。

盛京府尹連連點頭,只覺有這少年在,沒線索也不愁。

林孟卻很發愁,原本相國之意只是命他審出驛館下毒之人,沒想到竟牽扯出勒丹神官來,人是假的不說,還服毒死了,如今連驛館廚子也自縊身亡了,此案顯然已不是線索斷不斷的問題了,而是他已不能做主再往下查,必須要稟告相國大人,看相國大人之意如何了。

案情重大,林孟不敢拖延到明早,於是便問元修道:“侯爺要回相府,下官正好同去,此事需向相國大人詳稟。”

元修在宮門前說過今夜要回相府守歲的,眼下就快子時了。

元修聞言眉心卻擰出個疙瘩來,道:“我是要回府,但林大人就不必去了。”

林孟一愣,隨即意會過來,笑道:“侯爺多年未回京,今夜便是天大的案子也該叫侯爺與相爺和夫人一同守歲的,那下官便明早再去相府吧。”

既然是元修不讓他去的,那元相國就不能怪他回稟晚了。

元修卻眉頭擰得更緊,道:“去什麼相府,明兒一早宮門開了就進宮去,將此事稟明聖上!”

啊?

林孟和盛京府尹都張著嘴,一時愣住。

元修對暮青道:“走吧,你累了一日,也該回府歇著了。”

暮青點頭,兩人便與西北軍將領們出了刑曹大牢,未再與林孟等人多言。

牢外風急,割人口鼻,但空氣也比牢裡好太多了。元修將大氅展開,剛想幫暮青披上,暮青便接到手中自己披上了,她將風帽戴上,道:“走吧。”

說罷,暮青便自往前頭去了。

身邊一空,元修便覺得心裡空落落的,這感覺在心裡有一陣兒了,似乎是從他帶著她來到刑曹大牢外,她從他懷裡一離開,他就覺得哪裡空了一塊兒。

元修只顧想事,回過神來時暮青去得遠了,他這才收拾心情跟了上去,在刑曹官衙門口追上了暮青,對西北軍將領們道:“你們回府吧,我送英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