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赦天下!

此言一出驚了滿堂!

大赦乃新皇登基、立後立儲等重大喜慶亦或天雞星動才會頒佈,且赦令應在朝中頒佈,儀式亦該在朝中舉行,這般在奉縣縣衙宣佈大赦實不合朝制。

有朝官欲諫,尚未拜下便被人按住衣袖,那朝官轉頭看向一旁,見同僚搖頭,目含深意。

陛下已開金口,大赦未必有害,撫卹銀兩一案可……

那朝官忽明,暗暗收手,直當方才欲諫之事未曾發生。

堂外,百姓尚且無聲,崔遠已露狂喜之色!

天下大赦,娘有救了!

堂內,暮青望著步惜歡的背影,眉頭微皺。古來大赦,形同滅罪,未追訴的不再追訴,已追訴的撤銷追訴,已受刑的歸於無罪。她知道大赦乃帝王示以仁政籠絡民心的手段,但實不贊成天下大赦,因牢獄之中確有惡徒重犯,赦免釋放於民有害,於被害者及其親眷不公。

這時,聽步惜歡又道:“方才,英睿將軍曾言,士族犯法與庶民同罪,朕以為此言差矣。庶民犯法,鬥殺一人十人。士族犯法,戕害萬民。似泰和殿大學士李本、奉縣知縣之流,貪贓枉法,傷及邊關將士家眷,動搖軍心禍及國本,其罪難赦!貪官犯法,雖不見血亦甚於民,罪當重處!朕大赦天下,乃為施仁於民,而非施仁於髒吏,是而吏犯贓罪,不赦其罪!十惡犯科,不赦其罪!自朕之一朝起,為官貪贓罪同十惡,不赦!”

狂風起,大雪紛飛,這一日,大興元隆十八年臘月十四,帝于越州奉縣縣衙宣見百姓,不設門檻,大赦天下,立貪官不赦、十惡不赦之政,止百姓暴動於衙門口,百姓沐浴天恩懾於天威,跪伏而拜,三呼萬歲。

崔遠率先跪拜,“吾皇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十惡之罪,謀反、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娘皆未犯,其罪可赦了!

縣衙門口,此一聲驚醒了百姓,一時間呼聲迭起,跪拜如潮,“吾皇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呼聲隨風雪傳入長街,遠處湧來的百姓不知出了何事,見前頭跪拜高呼,亦跟著跪拜高呼,呼聲層疊傳入縣衙,步惜歡負手,仰望雲霄,日出雲層,一片雪花沾落男子眼睫,片刻融作了珠光。

十八年了,這一日竟等了十八年。

大堂裡,朝官們驚望步惜歡的背影,嗡嗡議論。

“陛下!”算盤落空,眾臣紛紛進諫,“縣衙內頒佈赦令不合朝制,此事應回朝中再議!”

諫言被萬民呼聲蓋住,其聲為送出堂去,卻依舊送入了步惜歡耳中。步惜歡負手望著衙門外跪伏的百姓,未回身,聲已涼,道:“朕金口玉言,諸位愛卿是勸朕失信於萬民?”

“臣等不敢,陛下金口玉言,自不可失信於民,但亦不可有違朝制。我大興自高祖皇帝起,便有大赦之制,新皇登基、立後立儲及天雞星動皆赦天下囚徒,其餘重大喜慶時赦天下皆死罪者減為流放,流罪以下者一律赦免,不曾有十惡不赦及貪官不赦之制。臣請陛下遵祖制!”

即便是死罪者減為流放,流罪以下者一律赦免,也比貪官不赦強。再者,撫卹銀兩一案牽涉眾多,若朝中一致反對,陛下要查也是查不下去的。怕只怕元大將軍不肯罷休,要為邊關將士討個公道,那此事便有些麻煩,只怕到時會推出幾個替罪羊來。因此,此事不提早打算不成。

“臣請陛下遵循祖制!”

“臣請陛下遵循祖制!”

眾臣齊諫,步惜歡回身,袖掃寒雪,笑意不辨喜怒,道:“高祖至今六百餘年,舊制當破,新政當興。”

“這……”

“愛卿們以為呢?”步惜歡不看那些跪著的,只笑著掃一眼站著的。

劉淮似因暴民受了驚,自被從屋頂提回來便失了魂兒般癱坐在地,大堂裡立著的尚有元修、暮青和季延。

元修深望步惜歡一眼,跪道:“舊制當破,新政當興,陛下聖明!”

暮青也道:“陛下聖明!”

季延望著步惜歡,只覺今日聖上之言與往日判若兩人,一時詫異不解,但想起家中小妹,不得不附議道:“陛下聖明!”

“這、這……”眾臣皆驚,不可罷休,“祖制乃先祖所定,怎可稱舊制?我朝以孝治國,陛下教化萬民,當為表率,如此輕忽祖制,實非明君所為!”

暮青聞言頓時面冷,說此話者為列九卿,乃司掌諸侯及少數民族事務的大鴻臚,姓範名高陽,亦是朝中議和使團中的人。九卿乃朝中正卿,與外卿相比皆出自門閥大族。但即便門閥士族勢大,臣就是臣,當眾指責帝王,此人也確是不將帝王放在眼裡。

盛京究竟有多少這等臣子?

這等臣子若是剛正不阿的諫官也倒罷了,偏是自身不正為己謀利之徒,步惜歡在朝中究竟有多艱難?

“哦?”步惜歡不怒反笑,慣常的散漫不經,只俯身時面容覆上層陰沉之色,笑望範高陽,不怒亦懾人,“愛卿難道不知,朕本就是昏君?”

範高陽一怔,步惜歡已長笑一聲,轉身出了大堂,直出了縣衙。

縣衙門口,百姓們跪著,見帝王緩步而出,皆自發地讓開。

“吾皇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