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踏上回京的路(第2/2頁)
章節報錯
若告訴她,回京以後她還有去郊外騎馬的打算,還不知該如何嘮叨呢。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當王秀英的馬車緩緩起步,看著從袁雨霏的臉上滑落的淚水,王秀英的腦海裡突然閃過這樣一句。
再熱鬧的宴席總有散的時候,就這樣王秀英告別了依依不捨的袁雨霏踏上回京的路。
這次回京城,王秀英並沒打算在南州城停留,不過南州城那邊沈氏族裡的人卻早就得了訊息,等在南州城外的驛站等候王秀英。
王秀英這一行人,到達南州驛站的時候正好是午時,將在南州驛站用過午食稍事休息再往惠州碼頭趕。
沈氏族裡這次送來了五車南州特產請王秀英捎帶回京城,其中三車是給沈從學,一車給沈氏,另外一車自然是給王秀英的,說白了是給寧國公府的。
王秀英看了看的確都是些特產,不過覺得還是需要徵得方何以同意。
方何以也是個細心的,雖王秀英看過都是特產,是又讓沐風仔細地檢查了一遍,確定是特產,倒也沒有拒絕,這讓沈氏族人十分歡喜。
十月初八啟程,一路沒有耽擱,從陸路再走水路,然後在隨州上岸,前後只化了半個月的時間,比王秀英三年前去南疆時整整少用了五日。
本以為最多隻能擠出一日的時間,沒想到這次走水路,居然無人船,於是船隊日夜兼程,原本需要半個月的水路只用了十日。
根據行程安排,他們將在隨州休整五日,十月二十八再啟程往京城去。
說是休整,其實方何以卻有差事在身。
船隊在十月二十三這日辰正時分到達隨州碼頭,早一步接到訊息的賢王爺派了屬官等候在隨州碼頭,將方何以一行人安置在隨州驛站。
這倒是王秀英先沒有想到的,她以為他們會直接住進賢王府。
不過很快就想明白了。
這些年由於北邊疆數次戰事令賢王爺在軍中民間的聲譽日隆,就算聖上本身沒對賢王爺生出猜忌之心,卻也架不住朝中大臣不斷的上折,這才令早在先帝就已經封王的賢王爺不得不出京長駐隨州。
寧國公府與賢王爺同都是戰功累累。
他們這行若直接住進賢王府,必定會給有心人參賢王爺的機會。
當然就算如此,王秀英也不會放過去賢王府面見王秀穎的機會。
住驛站是為了避嫌,去賢王府見王秀穎姐妹敘舊同樣也是為了避嫌。
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比如收藏筆趣閣:.&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