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莊之行,讓方昊煜開朗了許多,也讓方何笙找到了與兒子相處的方式,更讓袁雨霏與方何笙之間的關係得到了很好的緩解。

從農莊回到城裡的將軍府,最捨不得的就是方昊煜。

一路上唸叨著釣魚和花哞哞白咩咩,讓袁雨霏頗有些無奈,卻又有心酸,抱著兒子許下諾言:“如果煜哥兒聽話,每日裡喝花哞哞和白咩咩的奶,過些日子娘就帶你去莊子裡釣魚看花哞哞和白咩咩。”

“好!”方昊煜雖說不很喜歡吃牛奶和羊奶,不過想到喝了牛奶和羊奶就可以再去莊子裡,極爽快地應了下來,這讓袁雨霏再次感嘆王秀英的秀外慧中。

從農莊回來,越州這邊該交接的都進行了交接,該安排的也都做了妥善的安排,就到了方何以和王秀英該啟程回京城的時候了。

比王秀英原先預期的要早了五日,有這五日,回京的路上也就不需要太趕,說不定也能在隨州多待一兩日。

雖說捨不得與王秀英分開,有王秀英在越州,無論是將軍府的事務還是莊子裡的事情,都不需要袁雨霏操心,袁雨霏心裡再明白不過,只是王秀英有王秀英的生活,天下無不散之宴席。

袁雨霏深知自個兒作為寧國公府世子夫人,作為南疆守將夫人背上應負的重任。

她不可能依賴王秀英一輩子,王秀英已經盡她最大的能力幫她安排好了一切,此後就該她自個兒獨立承擔這些責任。

十月初八,是方何以與王般英一行啟程離開越州的日子,方何以身邊隨行的有沐風、沐雨還有王子堯和楊耀祖,並寧國公府百餘護衛。

王子堯和楊耀祖是由方何以報請聖上,得了聖上點頭得以與他們一起回去京城。

回京城以後,這兩人也將隨同方何以進入御林軍,分任不同的職位,從此有了官身。

此後會有什麼樣的造化,但看兩人各自的能力和機遇,當然必要的時候,寧國公府少不得提挈一二。

跟著王秀英一同來南疆的全嬤嬤是何氏身邊的人,當時因王秀英年齡小,怕著了周氏的道,何氏才放了全嬤嬤跟著王秀英來南疆。

如今周氏已然大有了變化,就算私心還在,那也是人之常情,只要她不會再犯以前的糊塗,與袁雨霏自能和睦相處,故而倒也無需再留全嬤嬤在南疆,這次全嬤嬤將隨王秀英一同返回京城。

至於回京城後,全嬤嬤是回何氏身邊還是留在王秀英身邊,卻要回了京城稟過何氏再做打算。

身邊的陪嫁丫環與王秀英一同返回的只有桔兒一人,當然王秀英身邊如今還有知春知夏知秋知冬,自不缺伺候的人。

迎春和落秋需要留在越州的將軍府助袁雨霏一段時日,不過時間不會太長,年後將隨她們各自的夫婿沐雨和沐雷一同返回京城,此後會以管事娘子的身份回到王秀英身邊伺候。

逐夏則選擇了留在越州替王秀英打理玉石工坊和珍寶閣內的玉飾鋪面。

袁嬤嬤一家將會在越州多留一年,然後回到京城另行安排。

袁雨霏要送王秀英出城,王秀英自不會答應:“大嫂還要照顧煜哥兒呢,就不用送出城了。送君千里終需別,送到哪裡都一樣嘛。

咱們又不是不見面了,以後機會有的是!

指不定過個幾年大哥就帶著大嫂和煜哥兒回京城了,也說不定什麼時候我又回到越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