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八喜珠寶的玉飾在越州的銷售情況,若銷售情況不錯,又能帶動珍寶閣的生意,寧遠志自然會想盡辦法擴大與王秀英之間的合作。

透過這次商談,寧志遠對八喜珠寶的東家有所猜測,雖說與事實有些差距,不過相去並不算遠。

寧志遠猜測京城的八喜珠寶也許是長寧伯府的產業,或者是長寧伯府二房的產業,若非如此,王秀英一個小姑娘家手上哪裡會有八喜珠寶的信物?

能將信物交到她的手上,八喜珠寶的東家與王秀英自然有著極親密的關係。

只要王秀英與八喜珠寶之間有親密的關係,而她又能給珍寶閣提供價格修理工的各色珠寶,寧遠志自然樂於與王秀英保持長期合作,故而這次的合作文書直接簽了三年的合作期。

若因此能與八喜珠寶進行長期合作,那麼珍寶閣還怕沒有更好的未來?!

根據合作文書,王秀英當即就向珍寶閣提供了第一批寶石,令一直疲於尋找貨源的寧遠志喜不自勝。

因為王秀英承諾八喜珠寶只在越州的珍寶閣出售玉器,故而向珍寶閣提供玉石這條不存在了。

王秀英這次來越州還是做了些必要的準備的,畢竟她不想只做個米蟲,在向何氏和方何敏、方何婕姐妹進行過多次詢問,知道越州的首飾鋪子最缺的是什麼,因此此行她還是帶了不少她自個兒開在京城的八喜珠寶鋪工匠所制的玉飾,多是易帶的玉佩、掛件、手鐲之類飾品。

在與珍寶閣大掌櫃接觸之前就已經找了手藝精湛的木匠替她打製各種規格的首飾盒子,等到與珍寶閣談妥,第一次首飾盒也送進了將軍府。

王秀英帶著丫環婆子們好一番忙碌,將帶來的玉飾分門別類地進行重新裝盒,第二日就將這些玉飾送進了珍寶閣,袁碌父子就成了珍玉閣的夥計,專賣王秀英的玉飾。

這邊一開張,王秀英就往京城送信,她需要京城那邊來人幫她,也需要京城那邊送些貨過來。

不過考慮到再過一個半月就要過年,至少也得讓人過了年再過來。

所幸當初來南疆著就有所準備,暫時還不至於沒貨可鋪。

既然不著急讓人過來,往京裡送的信也沒讓方何以走特殊的通道,只讓信件隨著往京城送的年節禮,帶回京城即可。

“喲,這是往哪裡送呢?這一車二車的!我地個乖乖,這還弄了個車隊呢!”當王秀英備好年禮準備往京城送的時候,有幾日不與王秀英碰面的周氏突然冒了出來,看著這七八輛一長串的車子,故作不解地問道。

“見過二嬸,二嬸最近身體可好些了?”王秀英給周氏行了個晚輩禮,嘴裡說著關切的話。

自那日周氏給軍營中送信,周氏與王秀英就更不對付了,所幸兩人同住將軍府,卻一個住在西一個住在東,將軍府足夠大,兩人倒是難得遇見。

今日只怕又是什麼人去周氏那裡當了耳報神,才會讓周氏出現在王秀英面前。

就算王秀英看不上週氏的所作所為,卻不會在禮數上讓周氏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