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按此前的先例,難不成他真的要讓王秀英不足十二歲就成親?

王義宗幾次欲言又止,自然被袁大人看在眼裡。

看著滿臉喜色的方何以和哈哈大笑著將聖旨交給宣公公吩咐他出宮宣旨的聖上,袁大人暗地裡拉了王義宗一把,事已至此,還是別再節外生枝了。

眼看聖旨到了宣公公手上,又定下了傳旨的時辰,王義宗暗自嘆了口氣,將所有要說的話都嚥了回去,跪下給聖上叩頭,感言聖恩,只是暗地裡看向方何以的目光中露出幾分不愉。

方何以則兀自沉浸在順利拿到賜婚聖旨的喜悅中,壓根沒注意到王義宗不善的目光,跪下來給聖上實實在在地叩了頭,然後對王義宗和袁大人拱了拱手,這才歡天喜地地與準備出宮宣旨的宣公公一起退出御書房。

王秀英的年齡被忽視,還真不能怪任何人。

聖人只知王秀英乃王義宗之女,並不知王秀英年齡尚不足十二。

方何以只一心想著趕在陳平軒回京之前求下聖旨,恰好又有了這個機會,自然得把握住這個無需多費口舌的好機會。

王義宗什麼都知道,卻插不上嘴,事趕事這聖旨就這樣下來了。

方何以與宣旨公公退出御書房的時候,御書房外站著一個臉色鐵青面無人色的少年,看著要比他略大些。

方何以多年不在京城,並不認得眼前的少年。

宣公公見到此人,卻連忙行了個禮:“咱家給世子爺請安。聖上此刻正有事在忙,請世子爺稍等。”

說罷轉向御書房外守著的小太監吩咐道:“先帶宣平伯世子去側殿稍坐。”

爾後又對著陳平軒行了禮:“世子爺身上有傷,還是先跟著小松子去側殿坐等片刻,咱家有要事在身,就不陪世子爺了。”

方何以這才知道此人正是宣平伯世子陳平軒,目光不由緊盯著宣公公懷裡抱著的聖旨,生怕陳平軒會動手搶了聖旨。

此時此刻方何以才覺得這份聖旨求的實在正當時。

看著盯著聖旨臉鐵青的陳平軒,方何以心裡略感後怕,卻又倍感慶幸。

自從知道陳平軒對王秀英的心思以後,方何以的確時刻關注著陳平軒的行蹤,卻依然沒想到陳平軒能夠如此迅速趕回京城,並在今日進宮面聖。

出了宮方何以既沒有去御林軍營,也沒有直接回府,而是暗戳戳地跟在宣公公之後來到長寧伯府,隱在大棵老樟樹之後,看著長寧伯府開啟中門跪接聖旨。

直到聖旨交到王秀英手的那一刻,方何以的心終於安定了,對上王秀英目光,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陳平軒蒼白著一張臉站在街角窺視,自然也沒能逃得過方何以目光。

事實上方何以一直隱在樟樹後,確定陳平軒離開以後,才從一路穿小巷快馬趕回府,從宣公公手上接了那道屬於他自個兒的賜婚聖旨。

當方何以從宣公公手上接過聖旨,腦海裡除了王秀英嬌好的面前,還有陳平軒蒼白的臉和胸前刺目的鮮血,心裡更有說不出的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