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嬤嬤是個有心的,雖說應了老夫人去請王秀英,只不過這一請直到老夫人得了寧國公府的回話,才終於將王秀英請進了明心堂。

王秀英到明心堂的時機恰到好處,正是老夫人覺得心中有愧,想要安撫王秀英的時候。

見王秀英進來,老夫人招了招手,讓王秀英來到自個兒身邊,拉著王秀英的手好一番心叫肝地疼愛,只聽得王秀英後槽牙直髮酸,才聽老夫人吩咐許嬤嬤:“去把我屋裡的那個紫檀木的盒拿來。”

許嬤嬤微微一頓,有些不可置信地看著老夫人,見老夫人面容堅決,許嬤嬤這才掀了簾子進去,出來的時候,手上捧著個不大卻十分精緻的紫檀木做的盒子,小心翼翼地放在老夫人面前的桌子上。

老夫人嗔了眼許嬤嬤,顯然明白許嬤嬤那點心思。

若當年王敏芝沒有進宮,這紫檀盒子本應該給王敏芝。

若王秀穎沒嫁入皇家,那麼如今這個盒子也早隨王秀穎去了婆家。

如今這盒子卻成了老夫人向王秀英示好的工具。

老夫人輕輕撫摸著面前的盒子,片刻過後將盒子推到王秀英面前:“這是祖母給英姐兒的添妝,你且收好了。”

只看這盒子,王秀英心裡清楚這盒子裡面裝的東西必定不是凡物,普通的東西又怎會用紫檀木做的盒子來裝?

許嬤嬤的神情、老夫人的動作,無一不在告訴王秀英,這盒子非同凡響。

既然是老夫人給的,王秀英就大大方方地道了謝接過來。

不是說長者賜不可辭嘛。

等回到清幽軒,王秀英開啟盒子,不由有些發愣。

裡面倒不算是什麼特別精緻的東西,價值卻的確不菲。

那裡面除了京城最繁華的朝陽街上兩個大鋪子的地契,還有十張面值千兩共計萬兩的通惠堂銀票,另有一對碧綠通透的玉鐲,一套做工極為精緻的赤金襄青玉頭面。

一向知道老夫人手上有好東西,也十分富裕,沒想到一出手就是如此大的手筆,就這一個盒子其價值已經遠超過公中出的嫁妝了!

王秀英看著手上的盒子,心裡直嘆氣。

府裡的這個老太太,王秀英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她。

很多時候,她的確是個慈和的老太太。

可是一旦與她心中看重的人和事起所衝突,所有的慈和瞬間就變得一文不值。

王秀英經歷過不只一次二次,因此對於老夫人答應宣平伯府的事兒,王秀英心裡雖說有些彆扭,倒也沒有沈氏那麼大的氣惱。

不過能夠因此讓沈氏甩脫王秀婷那個大包袱,王秀英覺得就算她受點兒難堪也算是值得。

再說,寧國公府肯一切照舊,王秀英覺得私下必定會有些動作,只不過動作會是什麼,卻是王秀英想像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