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公府可知道這事?”沈氏再問。

“這本就是咱們府自個兒的事,哪裡需要知會寧國公府?再說,這可是雙喜臨門的大好事!”老夫人先是一愣,爾後盯著沈氏臉色更加難看了幾分。

沈氏又氣又急,眼淚直流。

沈氏一向不與老夫人發生衝突,她心裡最明白的一點就是老夫人一向是不待見她的。

就算王秀英在老夫人面前再怎麼替她討好賣乖,老夫人可以對王秀英露出慈和的笑容,對她卻難得有一分和煦。

這些年她在老夫人面前一向小意奉承,半絲不敢有錯。

今日為了王秀英,沈氏也算是豁出去了,只不過無論她如何爭取,只引得老夫人更為不悅,最後連不孝的帽子都給沈氏戴上了。

婆媳第一次過招,沈氏完敗。

眼看氣氛越來越僵,方氏坐不住了。

不僅僅因為比起王秀婷來,方氏更喜歡王秀英,更重要的還為了她的長子王子堯。

眼見著沈氏無法打動老夫人,方氏開了腔:“娘,媳婦覺得這事兒還是得知會寧國公府。再怎麼說,到底放大定請期更重要些的!何況英姐兒這門親還有聖上賜婚。”

張氏張了張嘴,最終還是閉緊了嘴。

老夫人一向看重孃家,若非上次彭氏傷她太過,只怕王秀英的親事也不可能訂的這麼順利。

方氏和沈氏也許不知道,宣平伯府請人算的沖喜之人的生辰,其實與王秀英的生辰一般無二,至於退而求其次的說法,不過是說給別人聽的罷了。

之所以要選在寧國公府過大定請期的這一日,也只是無奈之舉,只為沾王秀英這一點喜氣。

老夫人聽了方氏的話,不悅的目光瞪了方氏一眼,方氏心裡的那點小算盤老夫人哪裡會不清楚。

想到如今已經跟在方何以身邊的王子堯,老夫人腦子有了幾分清明。

在親兒子親孫女和孃家之間,老夫人的心裡到底還是親兒子親孫子重要一些,沉吟片刻總算認可了方氏的說法。

“這事兒改是不可能的了,聖上那邊你們也無需擔心,你們舅舅親自去聖上面前求得聖上同意,萬不會讓聖上因這事惱了咱們府。當然知會寧國公府倒也應該。”半晌老夫人方道。

爾後轉向張氏:“這事兒就交給你去辦,相信寧國公府應該能夠理解。”

沈氏很想說一句“我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可是偏偏卻說不出口,咽不下這口氣,卻也只能憋著回到琉璃苑。

回到琉璃苑,沈氏越想越憋氣,這事兒就算與薛嬤嬤說了,估計薛嬤嬤也不好多嘴。

沈氏在琉璃苑呆坐了半晌,最終出府去了沈府找袁氏討意見去了。

袁氏是這門親事的保媒,又是沈氏唯一能找的長輩,因此沈氏有什麼困難第一時間想到的也只是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