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姐兒怎麼說?”老夫人轉向張氏問道。

雖然只是放小定,因著聖上那一紙賜婚聖旨,怎麼也得鄭重三分,因此老夫人讓張氏給王秀穎送了帖子,希望她明日能夠回府來替王秀英鎮鎮場子。

“穎姐兒回了貼子來,明日辰末一定過來。”張氏恭敬答道,只不過想到王秀穎還有三個孩子,就不得不多說一句:“孩子小,只怕呆不久。”

這個老夫人自然能夠理解,雖說賢王府有後院只得王秀穎一個王妃,卻由於賢王不在京城,就算留了得用的人幫襯,諾大個賢王府裡裡外外需要王秀穎操心的事依然不少。

如今身邊還有三個那麼小的孩子需要照顧,王秀穎能夠回來替王秀英鎮場子,老夫人已經格外開心,哪裡還會要她在府裡多待。

老夫人點了點頭,笑看著張氏:“到時給幾個小的帶些穿的玩的回去,我看英姐兒編的那個什麼畫本子就很好!你回去問問英姐兒可有多的,讓穎姐兒帶兩本回去給騰哥兒。”

這最後一句自然是對沈氏說的。

“請母親放心,英姐兒早就備好了,到時讓大姑奶奶帶上即是。”沈氏連忙道。

王秀英編寫的什麼話本、畫本的,很得了府裡哥兒姐兒們的喜歡,原本只是寫著給府裡的哥兒姐兒看著開心,沒想到卻做成大事兒了。

王子軒在王秀珊那裡看到王秀英編寫的話本,覺得不僅語言平實風趣,故事更是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徵得王秀英同意,拿了王秀珊已經看完的話本,連夜抄寫了一份。

拿著自個兒重新抄寫的話本前幾頁,與京城最大書齋——博古齋的大掌櫃取得聯絡。

雖說王子軒只帶了幾頁,可是大掌櫃讀過之後卻從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機,向王子軒要了這幾頁話本就去找書齋老闆。

書齋老闆本就是個極愛看話本的人,見了掌櫃帶給他的幾頁紙,僅僅只是快速瀏覽了一頁,就被其中的故事吸引了,約王子軒面談。

一番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之後,王子軒替王秀英拿到了一個極為豐厚的約稿價格。

這是王秀英請王子軒幫忙打理她在外面的生意之後,王子軒獨立談成的第一筆生意,兄妹倆都十分開心。

博古齋不愧是京城最大的書齋,擁有自個兒的活術印刷坊,價格一談妥,只用了幾日時間就將樣書趕了出來,其中就有王秀英給幼兒編的畫本兒。

昨日王子軒從書院回來,正好帶了樣子回來給王秀英。

雖然這裡的印刷術實在差強人意,不過書齋的速度還是讓王秀英十分吃驚。

畫本兒自然只是黑白的,畫面看著還有些模糊,足以讓府裡幾個小的興奮地大喊大叫了好一會。

見印刷出來的畫本如此受弟弟們的喜歡,王秀英就想到了王秀穎的長子,那個有一張與賢王殿下極為相似的嚴肅臉,卻不過只有兩歲多不到三歲的賢王小世子。

特地從中挑了幾本最好的,讓手巧的迎春仔細包好放在櫃子裡,只等有空了親自送去,或者哪日王秀穎直接給她,送給那個小世子,或許能博得一笑。

這事兒王秀英自然沒瞞著沈氏,沈氏知道王秀英不但準備了畫本,還給另外兩個小的各做了一件斗篷,那斗篷的式樣和繡樣都是沈氏從來未曾見過的。

王秀英向來穩重仔細,行事又有分寸,老夫人和張氏都極喜歡她這一點,既然沈氏說王秀英準備了,那定然是準備的妥妥的,讓人找不出不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