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韓先生的夫君也是位風雅之士。

為了尋找一份既令韓先生心儀,又適合遷居的禮物,王秀英特地去了一趟京城最大的書齋,從書齋二樓的書畫中掏得了一幅前朝名士的山水畫。

這位名士的畫作面世的不多,遠不如他的文章和書法為世人稱道,因此王秀英買下這幅畫並未花費多少。

王秀英之所以買下這幅畫,是因為她知道在若干年以後,這位名士的畫作將會被世人所推崇。

當然這遠不是最主要的。

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王秀英記得韓先生曾經在閒聊的時候提起過這位名士的山水畫,話裡話外都是對這位名士山水畫的鐘愛,還有沒能擁有這位名士畫作的遺憾。

當王秀英在一堆不被世人看好的書畫中發現這幅山水畫的時候,眼睛亮了,小心臟“撲通”“撲通”的都要跳出來了,於是她毫不猶豫就買下了這幅畫,並堅持請書齋的掌櫃將畫好生裱了起來。

那掌櫃的雖說不認得王秀英,不過從她的穿著打扮上自然能夠看出她的出身應該不低,絕對不是什麼小門小戶的出身,生怕會惹來麻煩,對堅持要將畫進行高檔裝裱的王秀英勸了又勸,希望王秀英選個與畫的價格相符的裝裱檔次。

沒想到王秀英卻堅持選擇最高檔次的裝裱:“大掌櫃不會怕我付不起這裝裱的銀子吧,放心,就算我這裡不夠,還有我大哥在呢。”

這邊說話的動靜,驚動了正在專心看書的王子軒,連忙趕了過來:“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王子軒是這家書齋的常客,掌櫃的自然是認識的,連忙一五一十地將他與王秀英之間的分歧說給王子軒聽。

王子軒一聽笑了:“大掌櫃不用擔心,你就按我家這妹妹說的替她裱了就是,只要裱得好,不會少你一錢。”

掌櫃的沒想到王子軒看都不看他手中的畫,就讓他按王秀英的指示去做,不由有些好奇,目光打量了一番王秀英,又對著那幅畫看了又看,最後搖著頭接下了這次高階裝裱的生意。

這事兒倒也不怪掌櫃的如此謹慎。

雖說王秀英戴著帷帽看不清她的臉不好估計她的年齡,不過只看她的身量就知道是個年齡不大的姑娘。

商鋪開門做生意雖說習慣性地將賺錢放在第一位,不過讓掌櫃在賺錢和得罪權貴之中選一個,他自然是不願意為了賺錢而得罪了權貴。

王秀英買下的這幅畫價格並不高,偏偏王秀英選擇的裝裱價格卻快趕上這幅畫的價格。

幸虧今日王秀英也並非單獨出府來書齋,而是央了王子軒陪她一起來,若沒有王子軒出來替她說話,就算最終能夠說服掌櫃的,也必得多花許多口舌。

書齋掌櫃接下這筆生意,王秀英心裡總算鬆了口氣,這份禮物一定能夠博得韓先生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