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公府是除了賢王府以外最得聖上倚重的府第,老夫人自然不會錯過這個與寧國公府交好的機會。

都說多個朋友多條路,一個府第的興盛,也是同理。

雖然長寧伯府既有宮裡的敏太妃,又有在賢王府賢王妃,卻不可能就此止步。

再說長寧伯府還有四個沒訂下親事的姐兒,就算老夫人沒有用孫女的親事來鞏固長寧伯府地位的打算,那寧國公府兩房還有三兩個沒有娶親的兒郎,嫁娶之中講的都是低頭娶媳抬頭嫁女,寧國公府自然是個極好的選擇。

老夫人的心裡還有沒有其他的考量,王秀英是不知道的,不過對於老夫人想要與寧國公府交好的心態還是能夠理解的。

既然老夫人開了口,王秀英幾個也就開始著手去京郊避暑的準備。

方氏姐妹在貼子裡定的日子就在兩日後的六月十八。

“這次去避暑,是去別人家的莊子,不好帶太多的人。楊媽媽和桔兒就留在府裡,迎春和逐夏跟著去吧。”王秀英與楊媽媽商量之後,有了決定。

桔兒正與橙兒、芍藥、櫻桃跟著宮嬤嬤學規矩,自然是無法成行的。

楊媽媽則得留下來替王秀英看著清幽軒,還得幫著王秀英盯著些王秀婷。

儘管王秀婷被禁足在錦繡閣,可是以王秀婷那個愛鬧騰的個性,誰知道她什麼時候又會鬧出點蛾子來呢!

當然楊媽媽留在京中還得替王秀英做件極為重要的事。

雖然大軍得勝還朝還有個把月,但是為了堵死陳平軒的求親之路,王秀英必須提前做些準備。

為此王秀英與楊媽媽私下做了多次商討。

楊媽媽原本還是挺看好陳平軒的,覺得陳平軒有付好皮相,對王秀英又好,又是宣平伯世子,王秀英若是嫁過去,就是伯世子夫人,以後就是伯夫人。

不過當王秀英將彭氏對老夫人說的那番話原封不動地說給楊媽媽,楊媽媽抿著嘴沉默了半晌,爾後輕輕啐了一口:“那彭氏還真敢說!別說陳世子還沒得了戰功,就算得了戰功,就能讓聖上覆了宣平伯府的侯爵?我呸!

小姐,這樣的人家還是算了!她看不上小姐,小姐還看不上她呢!”

想想錦繡閣那位,哭著鬧著要嫁給宣平伯世子,著實不是個聰明的主,楊媽媽心裡就暗自慶幸自個兒伺候的小姐是個聰明有眼力的。

楊媽媽是王秀英的奶孃,自然早就知道自家小姐心裡是極不願意與宣平伯府、與陳平軒有所牽扯的,以前楊媽媽想不明白王秀英為何總是避著陳平軒,如今多少是有些能夠理解了,因此也就不在王秀英面前多提宣平伯府和陳平軒。

這次王秀英私下讓楊媽媽去做的事並不難,只需要在閒聊的時候,在某些婢子面前露幾句口風罷了。

自會有人將風言風語傳到彭氏面前,至於彭氏會如何做,那就不是王秀英能夠主導的了。

不過彭氏和宣平伯府那幾個人對復爵的渴望,以及彭氏對陳平軒所寄於的厚望,王秀英能夠預見到結果。

那個不可控卻可以預見的結果,王秀英的心裡暗戳戳地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