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五年慈恩庵的煎熬,如今的王秀婷的確比五年前能忍,就算骨子裡還是那個刁蠻驕橫的王秀婷,至少表面上沒有一年前那麼衝動。

說起陳平軒,王秀英心裡不但膩煩,有時真想發個詛咒。

若是詛咒有效的話,王秀英真的很想詛咒他乾脆死在嘉凌關別再回來。

當然這也不過只是王秀英心底偶爾閃過的念頭罷了,這種詛咒別人去死的事兒,王秀英還真的做不出來,更何況如今十六歲的陳平軒也算是個保家衛國的功臣。

說起陳平軒,就要說到嘉凌關的戰事,時間就得回到一年多前。

前年冬天北方大雪成災,與大域國接壤的柔然國更是災情慘重,凍死的牛羊不計其數。

為了活命冰雪剛剛有些解凍,柔然就對大域出兵,先是偷襲大域國邊境,然後就是大肆燒殺掠奪。

大域國邊境守將措手不及,被兇悍的柔然人攻破了第一道防線——陳塘關。

眼看柔然人一路燒殺掠奪,勢如破竹逼近大域境內的嘉凌關,嘉凌關告急的緊急戰報以八百里加急傳回京都。

嘉凌關是大域國北方境內的最後一個大關,一旦此關被破,京都危矣。

聖上急召賢王等人進宮商議,最後命賢王率十萬大軍趕赴嘉凌關,嚴防死守再伺機反擊,奪回失去的國土。

為了保家衛國,為了大域國李氏江山,賢王忍痛辭別剛剛診出懷了第二胎的王秀穎,率兵奔赴邊關抵抗強敵的入侵。

打仗對軍人而言,意味著死亡,同樣也孕育著機會。

陳平軒就是等待機會並看中這個機會的其中之一。

當時十五歲的陳平軒趁著朝廷招兵買馬之機瞞著彭氏入了軍營,等到出發前一日才告知府裡,急得宣平伯老夫人和彭氏雙雙暈倒。

宣平伯雖然不只陳平軒一個兒子,卻只陳平軒這一個嫡子。

彭氏哭得死去活來,可是戰時一旦入了軍營,就算有滔天的權勢也無法將人從軍營中撈出來,更何況如今的宣平伯府早已談不上什麼權勢了。

戰事起,逃兵只是一個下場,那就是“死”!

可是想到如狼似虎的柔然人,再看看陳平軒那略顯單薄的小身板,就算他自小習有武藝,可是不過十五的年齡,怎麼想都覺得這一去凶多吉少,也難怪彭氏幾個如喪考妣。

彭氏也好,老宣平伯夫人也好,哭過之後也只能忍住心頭的悲傷撐起病休儘量替陳平軒打點,最終眼巴巴地看著陳平軒穿著小兵服跟著大軍奔赴嘉凌關。

陳平軒的離開,王秀英卻暗自鬆了口氣。

這幾年因陳平軒暗地動的手腳,讓王秀英的生財之路多有阻礙,陳平軒的離開勢必會讓王秀英的生財之路少了許多障礙,能不讓王秀英鬆口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