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先沈姨娘也只是有些茶飯不思,漸漸地就到了寢食難安的地步,請了大夫看了說不出所以然,總讓沈姨娘心思過重的緣故。

可沈姨娘卻不以為然,她覺得一定是有人在暗地地給她下了藥。

雖然王義宗當了放糧官去了篁州,可是她相信王義宗的能耐,定能將差事辦得妥妥當當的,沒有什麼值得她多思多慮的。

可是老夫人讓人把清幽軒裡裡外外都查了遍也沒發現異常,倒是將人折騰得不輕。

沈姨娘無耐,只得讓自個兒身邊貼心的人,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注意再注意,可是情況依然沒有好轉,到十一月初,沈姨娘居然還有了流產的徵兆。

這下老夫人是真的急了,不管她心裡如何想的,沈姨娘肚子裡的孩子都不能有個失閃,否則不好向王義宗交待,於是請了太醫來給沈姨娘看診。

一番診斷之後,也沒看出多大的問題來,只給開了些安胎的和寧神的藥。

喝了幾付太醫開的藥以後,沈姨娘的情況有所好轉,也漸漸能下地走動走動。

只不過沒幾天,沈姨娘又出現心悸氣短的毛病。

這下子誰都看出問題大了,不用猜也知道沈姨娘再次中了招。

可到底中了什麼,卻沒有說得明白。

老夫人索性讓水兒長住在清幽軒盯著這一院子的人伺候沈姨娘,水兒在清幽軒待了一段時間,沈姨娘的情況還真好了許多。

只是水兒也沒能查出什麼不妥當的地方來,倒弄得清幽軒內人人自危,氣氛壓抑到極致。

王秀英很焦急,讓自個兒身邊伺候的人,輪流著不錯眼地盯著沈姨娘的正屋,卻一無所獲。

可是她不相信沈姨娘會無緣無故出現狀況,可以十分肯定必定有人在暗地裡加害沈姨娘。

而且這個人必定是熟知沈姨娘生活習性也熟知清幽軒的佈置,可清幽軒裡的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害沈姨娘的,到底是誰呢?

若不盡快找出這個人,沈姨娘總是三番五次中招,再這樣下去沈姨娘沒被折騰死,她肚子裡的孩子可真就難保了。

要找出這個人,說難也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

與沈姨娘有利益關係,見不得沈姨娘好的人,這府裡也不過就那麼幾個人。

偏偏老夫人也好,王秀英自個也好,睜大眼睛左查右查卻始終沒個結果,倒是讓沈姨娘氣得不輕。

若不是沈姨娘的伯母剛好回到了京城又是勸又是出主意請大夫,沈姨娘還不知會是個什麼樣的狀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