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伯老夫人是個慈和的老太太,伯府請安的規矩遠不如京城其他府第那般嚴苛。

若非特殊的日子,都是讓各房各院在自個的院子裡用過早食,巳時初刻到明心堂即可。

安寧伯老夫人居住的院子自然是除了正院明耀堂以外伯府位置最佳最寬暢的院子,取名明心堂。

這明心堂靠著嫡出的大房、三房最近,離三房也不算太遠。

當初沈姨娘進伯府的時候,言明自己喜靜,就在伯府選了個僻靜的院子,王義宗親筆提寫院名為清幽軒。

清幽軒院如其名,掩隱在一片樹木和竹林之中,極是清幽雅緻,只是位置著實偏了些,不但離二房的主院臨墨軒有些距離,連著離老夫人的明心堂也有相當的距離。

當秋兒牽著王秀英到達明心堂的時候,離請安的巳時差不多還有一刻鐘的時間,明心堂卻已是極為熱鬧。

伯府四房媳婦兒各自帶著各房的姨娘、姐兒還有年幼的哥兒齊聚一堂。

男人們則是該上衙的上衙、該巡鋪子的巡鋪子、該進學的進學,沒開蒙的哥兒則由著奶孃抱著來明心堂請安。

只不過這一府大大小小的女人也有十幾個,加上沒進學的哥兒們,快有二十個人了。

得虧這明心堂寬暢,丫環婆子奶孃們也都只是在偏廳候著,若不然還不得擠爆這明心堂的屋子。

按照慣例秋兒將王秀英送到老夫人屋前,小聲叮囑她自去林氏身後的空位置上坐下。

王秀英尚年幼,本應由著自個的姨娘領著來明心堂請安,只因她的姨娘並不在府裡,而清幽軒離二房的主院臨墨院又遠了些,因此平日裡都是由著奶孃抱著,秋兒跟著一同來明心堂請安。

只是奶孃也好,秋兒也罷,不過只是下人,按伯府的規矩是不能進屋去的。

王秀英艱難地邁開短腿跨過對她可言有些高的門檻,小心翼翼地看了眼坐在長寧伯夫人下手的林氏,爾後轉身邁步準備先去老夫人面前請安。

她今日身上穿的正是林氏一早讓人送去清幽軒的衣裳,嫩黃的顏色看著倒是極為鮮亮,襯得她唇紅齒白,很是可人。

只是衣裳的長短肥瘦並不合身,顯然並不是為王秀英量身定做的。

長寧伯府四房中,一共有七個姐兒,除了二房的二個庶女,其他的都是嫡女。

長房的兩個嫡女,嫡長女名王秀穎,再有兩個月就要及笄,性格溫和,身上很有幾分敏太妃當年的影子,因此深得長寧伯老夫人歡喜。

次女王秀珊,今年才七歲,雖然年紀尚小,卻已有幾分傾城之色,只是性子有些嬌縱,生生破壞了她的美貌,此刻見王秀英身上穿的,不由嗤地笑了出來。

看王秀珊臉上那鄙夷的樣子,王秀英身上的這身衣裳,多半原本是府裡製衣房給王秀珊做的,卻不被她所喜歡,最終讓林氏撿了個漏直接送到了清幽軒給王秀英。

因沈姨娘個子比較高,使得王秀英比起一般的五歲女童個兒也要高些。

可是再個高到底只有五歲,比起已經七歲的王秀珊自是不如,因此這沒改過的衣裳穿在王秀英身上才會不合身。

王秀珊的嗤笑聲音雖然不大,卻因著大房的位置靠著老夫人極近,還是被老夫人聽在耳邊,精明的目光先不悅地掃了眼王秀珊,再冷冷地投向正哄著懷裡幼子的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