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綺櫟最是貼心地端來了溫熱的飯菜,楊璉也覺得餓了,慢慢吃著東西,一碗米飯下了肚,體內暖洋洋的一片,也恢復了幾分力氣。

符金盞看著楊璉吃飯,並不說話,倒是張綺櫟在一旁,像麻雀一樣,嘰嘰喳喳地說著。無非就是說這一次的政變如何兇險,叛軍攻入了楊府,差一點就擒獲了符金盞、張綺櫟等人,若非符將軍帶著家丁趕來,恐怕這一次凶多吉少。

曾憶齡與米詩薇在一旁沒有說話,而是瞧著張綺櫟在哪裡說個不停。

張綺櫟說完了,楊璉也吃得差不多了。符金盞這才笑道:“楊公子,事情沒有那麼嚴重,只是虛驚一場罷了。”

比起這些事情,曾憶齡更為務實一些,她在一旁問道:“如今大唐皇室的人死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了李景遂與李景達兩人,李景遂已經登基稱帝,而李景達依附李弘冀,同樣是造反的大罪,想來也是死罪。今日朝會,李景遂怎麼說?”

張綺櫟這時見楊璉吃完,端了茶水過來。

楊璉慢慢品著茶水,這才開口,把事情說了一遍,幾人聽見楊璉升為了吳王,心中都非常高興。今日只是朝會商定,過上幾日,吏部那邊就會正式下文,這個王爵之位,肯定是逃不了了。幾人說著話,符金盞見楊璉眼睛裡帶著血絲,便讓眾人離開,先讓楊璉休息。

這一覺楊璉睡得十分香甜,起來之後,身上的睏乏全部消除,人也精神了許多。想著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楊璉吃過了早餐,朝著皇城趕了過去。

皇城裡,群臣已經在忙碌著,最近的事情太多太忙,總要加班加點才能做完,群臣都忙著處理事情。金陵城內,由於有遊俠兒和造反士兵的搗亂,損失不小,大理寺和兵部正在積極統計著損失,初步估計,死亡人數約在兩萬以上,至少有兩千戶人家的房屋被燒燬,損失的財物目前無法估量,這是金陵城數十年來最為嚴重的損失。

楊璉找來了戶部的李平,讓他統計人數之後,看看究竟有多少百姓受災,這些百姓需要安置,需要撫卹,戶部要理出一個章程出來,積極安置百姓。

燒燬的房屋需要重建,又要花費很多的金錢,所幸李弘冀也不想皇城有太大的損失,沒有下令放火,所以皇城大致保持著原樣。

除了這些事情,楊璉還關心郭榮的事情,不過周鄴那邊沒有訊息傳回來,想來是沒有捉住郭榮。楊璉進宮,與李景遂商談了好半響,議論的重點是如何處置反賊。

楊璉把韓熙載的事情告訴了他,並說出了理由,這些人雖然曾經是燕王一黨,但沒有直接參與政變,不少人是受到挾持。對韓熙載既往不咎有幾個好處,一是他不是政變的直接參與人選,饒了他,能儘快地穩定金陵的官吏之心。其二,這場政變影響深遠,除了首惡,天子能對韓熙載這樣的人既往不咎,足以證明的心胸十分寬闊。一些逃走的逆賊就不會鋌而走險,會選擇投降,能夠極快穩定局勢。其三,這也是做給各地的官吏看的,可以讓他們安心下來,就算曾經與燕王有關係,也不必焦急,新天子仁厚,不會亂殺無辜。

李景遂聽了楊璉的分析,點點頭,答應了楊璉的請求。兩人聊了好一會,不知不覺已經是響午時分,宮女送來了酒食,兩人一邊吃著,繼續說著事情。

“陛下,李氏宗族經此一亂,人丁稀薄,陛下還年輕,需要多納嬪妃,才能為李氏開枝散葉,國家才會有繼承人。”楊璉說道。尤其是皇后,一定要擇優,國不可無君,也不能沒有皇后。

李景遂抿著嘴,當年王妃死了之後,他就一直沒有正式冊立王妃,所以只有一個女兒。如今楊璉提起來,李景遂的情緒有些複雜。這是一個好建議,證明楊璉是為了李氏著想。難道說,自己的懷疑是錯誤的?李景遂心中想著。

他曾經一度認為這是楊璉的安排,畢竟燕王李弘冀是他的政敵,所以趁著李弘冀兵變,殺掉了他是最好的辦法。此刻,李景遂聽見楊璉如此說著,一顆心頓時迷糊了起來,他有些鬧不明白了。

楊璉笑了笑,道:“陛下,這個建議即使微臣不提,想來其他臣子也會提起。陛下還是答應的好。”

李景遂點點頭,楊璉說的有理,他選擇了答應。

“陛下登基,需要收攬民心,不妨降低各地賦稅,釋放各地的犯人,當然了除了死罪的人。”楊璉又道。

李景遂同樣選擇了答應,新皇登基,這些措施都會有,也是收買人心的一種方式。

這個時候,楊璉已經吃的差不多了,他放下了筷子,神色有些凝重。李景遂見他如此,覺得十分奇怪,楊璉從來沒有過這樣的表情。

“吳王突然如此,究竟為何?”李景遂問道。

燒燬的房屋需要重建,又要花費很多的金錢,所幸李弘冀也不想皇城有太大的損失,沒有下令放火,所以皇城大致保持著原樣。

除了這些事情,楊璉還關心郭榮的事情,不過周鄴那邊沒有訊息傳回來,想來是沒有捉住郭榮。楊璉進宮,與李景遂商談了好半響,議論的重點是如何處置反賊。

楊璉把韓熙載的事情告訴了他,並說出了理由,這些人雖然曾經是燕王一黨,但沒有直接參與政變,不少人是受到挾持。對韓熙載既往不咎有幾個好處,一是他不是政變的直接參與人選,饒了他,能儘快地穩定金陵的官吏之心。其二,這場政變影響深遠,除了首惡,天子能對韓熙載這樣的人既往不咎,足以證明的心胸十分寬闊。一些逃走的逆賊就不會鋌而走險,會選擇投降,能夠極快穩定局勢。其三,這也是做給各地的官吏看的,可以讓他們安心下來,就算曾經與燕王有關係,也不必焦急,新天子仁厚,不會亂殺無辜。

李景遂聽了楊璉的分析,點點頭,答應了楊璉的請求。兩人聊了好一會,不知不覺已經是響午時分,宮女送來了酒食,兩人一邊吃著,繼續說著事情。

“陛下,李氏宗族經此一亂,人丁稀薄,陛下還年輕,需要多納嬪妃,才能為李氏開枝散葉,國家才會有繼承人。”楊璉說道。尤其是皇后,一定要擇優,國不可無君,也不能沒有皇后。

李景遂抿著嘴,當年王妃死了之後,他就一直沒有正式冊立王妃,所以只有一個女兒。如今楊璉提起來,李景遂的情緒有些複雜。這是一個好建議,證明楊璉是為了李氏著想。難道說,自己的懷疑是錯誤的?李景遂心中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