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2/3頁)
章節報錯
“陛下英明!”楊璉在一旁說道。
“陛下英明!”當即又有臣子說道。
鴻臚寺寺卿潘承佑等到眾人平靜了下來,走出來,道:“陛下,這一次李弘冀攻入皇城,周國人質郭榮有煽動的嫌疑,如今鴻臚寺內郭榮已經消失不見,他帶來的人也都消失了,必然是逃出了金陵。”
方進昭咬牙切齒,在這場政變中,他的府邸受到襲擊,死了幾個人,這令他十分憤怒,聞言走出來,道:“潘寺卿之言,甚為有理。周國作出這種事情,實在是可惡。陛下,微臣以為當立刻派人趕赴開封,責問周國天子。”
李景遂有些遲疑,這個時候與周國開戰,顯然不太現實。
楊璉見他猶豫,知道新天子心中所想,便走了出來,道:“陛下,方尚書之言甚為有理,郭榮與李弘冀勾結,很難說誰利用了誰,如今整個金陵城中都不見郭榮的身影,必然是逃走了。必須要向郭威討一個公道。”
李景遂見楊璉如此說,知道他必然有了注意,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這個人選,要選誰呢?”
楊璉沉吟了片刻,道:“陛下,微臣舉薦孫晟孫宰相。”
李景遂聞言張大了嘴巴,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楊璉。
方進昭、李平、潘承佑等臣子,也都吃驚地看著楊璉,難道說楊璉這是在借刀殺人嗎?
楊璉淡淡一笑,道:“陛下,孫宰相有志節,雖然曾經與微臣不和,但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如今大唐急需人才,孫宰相正是其中的翹楚,可用。”
李景遂略作沉吟,看了潘承佑一眼,道:“潘愛卿,你以為如何?”
“微臣以為吳侯之言甚為有理,更何況陛下只是派人去質問郭威,而不是真正的開戰。”潘承佑說道。
李景遂沉默了好一會,最終選擇了答應。
“陛下,這一次變亂,多虧吳侯力挽狂瀾,微臣以為,吳侯穩定社稷之功,不在開國功臣之下,當加官進爵。”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劉彥貞站了出來。
楊璉倒是有些詫異地看了他一眼,李景遂恰好也朝著楊璉看了過去,兩人的目光相撞,各自有不同的表情。楊璉的是詫異,李景遂則是有些吃驚,難道說楊璉忍不住了嗎?但當他發現楊璉的目光的時候,這才知道自己是多慮了。
劉彥貞此言一出,不少臣子也十分贊同,尤其是兵部尚書方進昭十分贊同,他拱拱手,道:“吳侯長期以來,為大唐南征北戰,更是奪取了吳越國舊地,大唐的國力大大增強,這一次平定了李弘冀的叛亂,乃是國家的良臣,微臣以為劉將軍之言,甚為有理。”
楊璉忙拱拱手,道:“陛下,這是微臣該做的,不需要任何賞賜。”
李景遂眯起眼睛打量著他,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他已經做出了選擇,不管如何,楊璉是他得力助手,更是他的女婿,在他沒有兒子的情況下,楊璉就是最大的依仗。
“不錯,吳侯這一次立功不小,朕也有封賞吳侯的意思。這樣吧,吳侯進位為吳王,封地廣陵,原李弘冀的所有家財,都劃歸吳王名下。”李景遂說道。
異姓不能封王,對於楊璉來說,這是極大的進步,他臉色微微一變,道:“陛下,這使不得。”
“吳王,你就不要推辭了,朕的心意已決!”李景遂說道。
楊璉略作遲疑,劉彥貞、方進昭、李平、潘承佑等人紛紛拱手,道:“恭喜吳王!”
“既然如此,微臣多謝陛下!”楊璉拱拱手施禮,然後又衝著群臣施禮,算是答謝。
光慶殿裡,半響之後這才停歇了下來,楊璉咳嗽一聲,道:“陛下,微臣不過寸功,說起來平叛之事,陳將軍、周將軍、劉將軍等等都立功不小,微臣以為,當要論功行賞。”
“准奏,兵部按照功勞,理一份摺子上來,吳王你看過之後,再給朕看。”李景遂說道。
“喏!”方進昭、楊璉同時應諾。
“吳王,如今事情繁多,兵部的事情朕就交給你,日常的摺子,你可以先過目,再交給朕批閱。”李景遂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