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鴻臚寺(第2/2頁)
章節報錯
“自從唐末大亂,百姓苦不堪言,若是有一天天下一統,百姓生活富足,都會用上蠟燭的。”楊璉笑了起來,目光停留在案几上,案几上,擺著幾張廢紙,上面寫了一些字,又被塗了,仔細一看,有契丹、周國等關鍵字樣。
“潘寺卿,你這是?”楊璉開口問道。
“吳侯,這些個契丹人當真是可惡,天天在鴻臚寺鬧事,弄得雞犬不寧。而且指明瞭,每一餐都要大酒大肉,否則就在鴻臚寺內打砸物品,每一天都會來這麼一出。”說起契丹人,潘承佑十分頭疼。
“哦?契丹人敢如此?這件事情,潘寺卿稟告過陛下了嗎?”楊璉問道。
潘承佑苦笑了一聲,道:“這件事情哪裡敢。”
“罷了,既然沒有上奏,那也就不用上奏了。”楊璉擺擺手,又道:“陛下已經讓我負責此事,明日一早,我就會去鴻臚寺,凡事聽我的就好,出了事情,我一力承擔。”楊璉說道。
潘承佑一愣,旋即想起了吳侯以前對付契丹人的事情來,難道這一次,又是如此嗎?
次日一早,楊璉起來,洗漱完畢,用過了早餐,帶著親兵五六人,直奔鴻臚寺而去。花費了小半個時辰,抵達鴻臚寺的時候,太陽剛剛升起,街邊的攤子也多了起來,百姓們槓著鋤頭,推著小車,各自做著事情。
楊璉踏進鴻臚寺,沒有看見潘承佑。鴻臚寺的小吏認識楊璉,忙走了上來,笑著道:“吳侯,卑職可有能效勞的。”
“潘寺卿來了嗎?”楊璉問道。
小吏頓時苦著一張臉,點點頭,道:“來了。”
“人在何處?”楊璉再問。
話音剛落,就見潘承佑手中拎著一個食盒,盒子雖然蓋著,但已經能聞到香味,是湯包的香味,而且似乎還是金陵城北最為出名老字號張家的湯包。
楊璉雖然已經吃過飯,也忍不住皺皺鼻子,道:“好香,潘寺卿還沒有用餐嗎?”
“吳侯,我已經吃過了,這些東西,都是給人買的。”潘承佑回答。
楊璉先是一愣,旋即反應過來,道:“潘寺卿,這些東西是給契丹人買的?”
潘承佑點點頭沒有說話,楊璉冷哼了一聲,走上前去,搶過食盒,揭開了蓋子,聞著香味,道:“來,都嘗一嘗。”
“吳侯,這可使不得。”潘承佑道。
“潘寺卿不用擔心,此事就交給我。”楊璉說著,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個湯包,輕輕咬了一口,鮮嫩的湯汁流了出來,楊璉慢慢吸乾淨了,這才吞下湯包吃著。
楊璉把湯包遞給了潘承佑,潘承佑不敢吃,忙擺擺手,楊璉帶來的親兵倒是不客氣了,主人都說了,再不吃豈不是不給吳侯面子?這些士兵一人一個,湯包拿了三成。鴻臚寺的小吏看見了,有幾人沒有吃過東西的,想了想,吳侯都吃了,他們還怕什麼?當即都拿著湯包吃了。
除了湯包,還有其他一些吃食,包子饅頭都是金陵城中最好的,一行人風捲殘雲,很快就把食盒裡的東西吃了個乾乾淨淨。楊璉本來就吃過東西,頓時有些撐了,忙找人要了茶水,喝了幾口。
潘承佑無奈地攤攤手,今天又好戲看了,可是吳侯深受陛下寵信,就算得罪了契丹人,陛下也不會怪罪,可是他就不同了,若是天子怪罪,他的仕途可就完了。當即苦著一張臉。
“潘寺卿,不用擔心。”楊璉笑了起來,放下了茶杯,又詢問道:“契丹人住在這麼地方?”
“吳侯,下官帶你去吧!”潘承佑說道,在前緩緩而行。
“走,去看看契丹蠻子。”楊璉揮揮手,幾名侍衛都跟著他。
由於契丹人與郭榮發生過沖突,所以潘承佑把契丹人安排到了另一邊,兩邊的人一東一西,離得最遠,接觸的機會少了,也就不容易發生衝突。契丹人住在西邊,潘承佑帶他過去的時候,恰逢遇見趙匡胤在院子裡練武,楊璉停下來,注視著趙匡胤,只見他把一根棍子耍的虎虎生風,頗有幾分氣勢。
趙匡胤練武的時候,也發現有人在看著他,不由停了下來。
“潘寺卿,不用擔心。”楊璉笑了起來,放下了茶杯,又詢問道:“契丹人住在這麼地方?”
“吳侯,下官帶你去吧!”潘承佑說道,在前緩緩而行。
“走,去看看契丹蠻子。”楊璉揮揮手,幾名侍衛都跟著他。
由於契丹人與郭榮發生過沖突,所以潘承佑把契丹人安排到了另一邊,兩邊的人一東一西,離得最遠,接觸的機會少了,也就不容易發生衝突。契丹人住在西邊,潘承佑帶他過去的時候,恰逢遇見趙匡胤在院子裡練武,楊璉停下來,注視著趙匡胤,只見他把一根棍子耍的虎虎生風,頗有幾分氣勢。
趙匡胤練武的時候,也發現有人在看著他,不由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