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各有喜憂(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璉回到府邸的時候,天色已經黑透了,巡邏計程車兵發現了他,當高澤拿出宮中的令牌的時候,巡夜計程車兵就不敢多說了,能拿出這樣的令牌,代表著他的地位非凡,宵禁是用來管理百姓的,達官貴人就不在此列了。
高澤也坐在馬車裡,楊璉認真地拱拱手,道:“高公公,這事情來的太突然,令人措不及防哪。楊某隻是一個武夫,還望高公公指教一二。”
高澤抿抿嘴,楊璉的這番話他才不信,說楊璉是武夫,他相信,但要說楊璉是個沒有心機的人,高澤壓根不信。這個時候,楊璉故此問,自然是有他的深意,難不成,是在試探我的態度?高澤沉吟著,齊、燕之爭,素來已久,如今看來,沒有徹底分出勝負之前,這事兒不可能會平息,楊璉表面上是向他問計,實際上是看他的態度,究竟是偏向齊王多一點,還是燕王多一點?又或者是兩不相幫?
高澤只是一名宦官,一個太監,表面上權利不大,實際上常常滾在天子身邊,對他的喜怒哀樂都是第一時間知道,能在第一時間掌握資訊,有了高澤的照拂,事情就好辦了許多。
人都是比出來的,高澤回想著齊王或者說楊璉對他的態度,又想想燕王看見他的時候,那種充滿了蔑視,一副看不起閹人的表情,這就有了對比。如今的大唐的天子雖說還年輕,至少還能當十幾年皇帝,但很多事情,是說不清楚的。天子愛吃丹藥,可是古往今來,那些個愛吃丹藥的天子,又有那個能長命百歲了?
適當的給自己找退路,那是允許的,不然天子百年之後,他這身老骨頭真要無所依靠嗎?高澤沒有什麼理想,身為閹人,只要這輩子平安度過,能夠安享晚年,這就足夠了。
高澤一瞬間想了許多,最終,他給了一個模擬兩可的答案,只是表示,楊璉有事,他一定不會袖手旁觀。楊璉也不會特別要求,高澤能夠如此,已經超出楊璉的預期,至少,在齊燕之爭中,高澤是傾向於齊王的,而這,就足夠了。
馬車到了門口,楊璉起身告辭,看著叩門進入楊府的楊璉,高澤目光閃爍,或許,是該做出一個選擇的時候了。
楊璉進入府中,曾憶齡、符金盞、張綺櫟都還沒有休息,米詩薇也換了一身打扮,恢復了女裝,見楊璉進來,曾憶齡忙問起了事情,李璟那邊該怎麼說。
楊璉搖搖頭,把李璟給他說的話原封不動地說了,眾女都表示十分憤慨,這樣的大喜事,就被人莫名其妙的行刺,這天子腳下,還有沒有一塊平靜的地方了。
楊璉簡單的說了幾句,以睏乏的理由,趕走了眾女,他需要時間來思考。其中一點讓楊璉想不明白的是,李弘冀的手段似乎太差勁了一些。他幾次的刺殺最終都沒有得手,難道就不會吸取一些教訓嗎?
這個時候,燕王府內,李弘冀寢食難安,刺殺楊璉的事件已經過去了好幾天,街坊上什麼流言都有,有的說楊璉已經身死;有的說是刺客死了,楊璉只是受了一點傷;更有人說,楊璉與刺客同歸於盡。
關於刺客,李弘冀知道她肯定出事了,幾天過去了,她依舊沒有回來覆命,不是被殺死就是被擒獲,想來是被殺死的機率多一些。可是出了這樣的大事,民間謠言四起,宮中卻沒有一絲反應,甚至連追究兇手的念頭都沒有,這讓李弘冀十分不安。
就算父皇不願意追究,那麼齊王府呢?楊府呢?齊王就算脾氣好,女兒被綁,女婿被刺殺,他真能沉住氣?楊璉也是如此,他一向脾氣暴躁,怎麼可能會沉得下氣?
種種反常的行為令李弘冀無法判斷出,目前的情況究竟是怎麼樣的。隨後兩日,依舊是沒有什麼訊息,不過,李弘冀在朝中的耳目,親眼看見楊璉出入皇城,這就證明了,楊璉還活著。
這個訊息讓李弘冀十分鬱悶,事情未成,不僅打草驚蛇,更讓楊璉十分警惕,這樣的好機會不多啊,而且他把藏在齊王府的眼線暴露了,齊王那邊,一定會進行清洗,他在齊王府的眼線,恐怕就要被徹底拔出了。這對於李弘冀來說,是個非常不好的訊號。
孫晟得到訊息,安慰李弘冀不要多慮,若是真有問題,天子早就降罪了,怎麼會沒有反應?孫晟的話令李弘冀心中稍安。
這時候,江陵那邊又有訊息傳來,自從江陵大戰之後,江南與巴蜀的商路已經斷絕,不斷有商人從江陵返回,帶來了最新的訊息,那大周天子也不知道怎麼突然發了瘋,拼命增兵江陵,蜀軍也在增兵之中,兩國為了南平國大打出手,江陵的形勢迅速惡化,來往已經斷絕。
有人初步估計,這場戰爭至少要持續半年以上,這對來往經商的商人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很多人損失非常大,可是遇見這樣的事情,又能怎麼樣呢?
商人帶來了越來越多的訊息,楊璉得到訊息,知道目的已經達成,蜀國與周國已經投入了接近二十萬的兵力,對糧草輜重是極大的考驗,不管誰勝誰敗,對於大唐來說,都是勝利。
這時候,天氣越來越熱,發生了被刺殺的事件之後,楊璉與懷柔公主的婚事頗為尷尬,要再迎娶一次呢,有些不符合禮制,不迎娶呢,上一次的婚事又算什麼?
李璟與齊王這邊,一時也沒有想好怎麼辦,倒是李弘冀那邊,上表了。
李弘冀為了拉攏周宗,可謂下了大力氣,這一次陷害楊璉不成,天子那邊又遲遲沒有反應,李弘冀感覺到了意思不妙,他決定迎娶周娥皇,把周宗綁在他的身邊。
孫晟、韓熙載、常夢錫等人連連上書,說燕王年紀已經不小,身為皇長子,自然有責任為皇家開枝散葉,既然婚事已經定了下來,那就擇日完婚。周宗面對眾人的上書,儘管盡力反駁,終究無濟於事,他一個人的力量,究竟是太薄弱了。
而在這件事情上,無論是齊王還是楊璉,都不好插手,這畢竟是婚事,是李弘冀個人的婚事,而不是政事,又或者是打仗之類,齊王和楊璉都無法反對。
這時候大唐沒有戰爭,南方的吳越舊地正在積極恢復生產,海外貿易也在積極恢復中,與倭國、西方大食的貿易正在進行著,李璟已經聽從楊璉的建議,用大唐所產的絲綢與大食交換火油,也是各取所需。
在這樣的情況下,楊璉與齊王都無法反駁,只能看著李璟定下了燕王迎娶周娥皇的日期,周宗得到訊息,更加愁眉不展,他希望女兒嫁得好,本來嫁入皇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至少能保證周家一門的恩寵不減,但偏偏嫁給燕王,等於是往刀山火海里走.
???周宗十分無奈,可是天子正式做出了決定,他還能怎麼樣?周宗悶悶不樂地回到了府上,看著女兒一雙充滿了渴望的眼睛,他不知道怎麼說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