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壯志雄心(第1/2頁)
章節報錯
忙碌了一下午,買了不少東西,後來回到鴻臚寺的時候,是用馬車將東西運回去的,採購的東西多半是中原的特產,此外還有來自於番邦的一些特色首飾。
大唐胸襟廣闊,包容四海,將近三百年的國祚,與突厥、契丹、慄特、吐蕃、回鶻等民族有著很深的聯絡,甚至當年安史之亂和黃巢之亂時,還向異族借兵,也都順利平叛,恢復了大唐江山。
大唐說起來胡化極深,胡凳胡椅便是從胡人那邊傳過來的,買些特色的物品,也不算突兀。一行人將東西捆好,易碎的東西還墊了柔軟的褥子等物,以防損壞。直到月上梢頭,才將東西弄好。
吃過了飯,楊璉與林仁肇說著事情,這一次回去,也不知道金陵發生了那些事情,楊璉已經讓曾憶齡提前出發,若有訊息,及時回報,一邊楊璉及時作出應對。曾憶齡雖然無奈,但還是答應了,已經在兩日前出發,她在暗處,方便做很多事情。
兩人商量著回去的路線,依舊是走大運河,而且由於符金盞的關係,楊璉還要去徐州一趟,和符彥卿套套關係,對於日後,會有莫大的幫助。路線敲定不難,很快就決定了,還是和來時一樣的路線。
商定之後,林仁肇說起了鄭恩的事情,他有些不明白楊璉為何要這麼做。楊璉其實也有些疑惑,前世年輕時,倒是聽過評書,也看過一些電視,對鄭恩這個人有一定了解,知道此人曾經和柴榮(郭榮)和趙匡胤結義。此人非常講義氣,或許楊璉有機會利用他。
林仁肇倒是覺得這個機會不大,但楊璉也沒有太多要求,如果鄭恩能記住這個恩情,日後能有所幫助,那也是不錯的,如果記不得,楊璉也只是損失一塊金餅罷了,就當是做了一件好事。
兩人說話間,鴻臚寺的官員匆匆而來,稟告著:“楊使者,高將軍來訪。”
“高將軍?那個高將軍?”楊璉不由問道。
“是高懷德高將軍。”官員說道。
楊璉點點頭,道:“請高將軍進來。”說著,楊璉站起身來。高懷德是名將之後,本身武藝超群,這個時候他來做什麼?
官員匆匆退了下去,不一會帶著高懷德進來了。高懷德目光炯炯,看著楊璉的目光有些不善,楊璉目光如炬與他對視,絲毫沒有示弱,兩人凝視了半響,誰也沒有退縮。
林仁肇在一旁看著不對勁,出來打著招呼,笑道:“高將軍大駕光臨,不知有什麼事情?”
高懷德這才冷哼了一聲,衝著楊璉施禮,道:“楊使者,我奉陛下之命趕來,是想問問楊使者何日出發回轉金陵?”
“東西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後日一早,就出發。”楊璉回答。
高懷德點點頭,道:“楊使者是大漢的貴客,陛下令我帶兵保護,只是不知楊使者走那條路回去?”
“此時暫時保密,高將軍只要跟隨我走便可。”楊璉笑道。
高懷德面露不悅之色,道:“楊使者遠來是客,我帶兵護送也是為了楊使者的安全。若是規劃好了路線,也可以讓沿途的驛站準備乾淨的房間,供楊使者安歇。若是無法確定路線,恐怕我難以做出安排,陛下那邊也難以交代。”
楊璉呵呵一笑,擺擺手,道:“高將軍無需煩惱,這一行,我總覺得要出事情,還是小心些為妙。”
高懷德眉頭一皺,粗聲粗氣地道:“楊使者,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我高懷德行得正坐得直,陛下既然令我護送楊使者,自然會竭盡全力,不敢有絲毫怠慢!我就算與你有仇,也會堂堂正正與你廝殺一場。”
這話一說出來,楊璉頓時覺得高懷德也算一個光明磊落的漢子,便真誠地拱拱手,道:“高將軍誤會了。實不相瞞,這幾日在這鴻臚寺四周,有來歷不明之人出現,有時候是乞丐,有時候是小販,總之是變化多端,讓人猜不到這些人究竟是什麼身份。”
高懷德臉色一變,道:“楊使者,你的意思是?”
“我在想,有人看見大唐與大漢簽訂了盟約,心中著急,便蓄意破壞,一旦大唐與大漢關係破裂,甚至反目成仇,將會有人受益。”楊璉解釋。
高懷德不由動容,大漢建立不過半年光景,可謂多災多難,好不容易與大唐結成同盟,穩定了南方的形勢,讓大漢可以安心恢復中原生產,積蓄實力。如果真的有人心懷不軌,那麼大漢就危險了。
“不知楊使者查出來沒有?這些人究竟是那些人?”高懷德問道。
“事情也就是在這兩日發生,暫時還沒有眉目,我打算在回大唐的途中再看看。”楊璉說道。
高懷德點點頭,道:“原來是如此,楊使者放心,此事我稟明陛下,加派人手嚴查,絕不能讓歹人行兇。”
“如此,就勞煩高將軍了。”楊璉拱拱手,朝著他施禮。
高懷德還了一禮,匆匆走了出去,林仁肇看著楊璉,道:“楊指揮,近日並沒有人在四周出現啊,為何這般說?”
楊璉哈哈一笑,道:“仁肇,這是一種感覺,你告訴陳鐵他們,回去路上可要小心謹慎,絕不能貪小便宜,因小失大。若是有人令兩國結盟一事受損,我決不輕饒。”
“遵命!”林仁肇知道楊璉說一不二,當即點頭答應。
高懷德回到皇城,向劉知遠稟告此事,劉知遠也覺得此事楊璉沒有欺瞞的必要,畢竟唐末之後,幾個勢力最大的國家,當數中原朝廷和大唐,吳越、南漢、蜀國等國家都要稍遜,至於南平、楚國,則屬於第三等國家,需要仰人鼻息才能生存。
大漢與大唐結盟,的確會引起各方面震動,而楊璉來到開封,將近有半年的時間,這半年裡,其他國家應該得到了訊息,派人來破壞也是情理之中。劉知遠當即讓高懷德多帥兵馬,小心戒備。
同時,劉知遠強撐身子,寫了一份聖旨,令各地節度使四處狩獵,圍剿各地的強盜、海賊,減少楊璉遇襲的可能性。
第三日清晨,楊璉早早起來,用過了早餐,令人將禮物搬上了馬車,都捆綁好了。捆綁之時,高懷德先是帶著一千騎兵趕來,氣勢洶洶的模樣驚得百姓紛紛躲避,心想莫非又是那個官員遭了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