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合約(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真?”符金盞水汪汪的眼睛睜大了,父親什麼時候走的,這個楊璉也不說一聲。
楊璉敲打了一下額頭,自責道:“這幾日事情較多,我居然忘記了告訴你。”
符金盞見楊璉說的真誠,不像作假,當即點著頭,胃口也好了幾分,開始吃著飯菜。
楊璉笑道:“我已經和劉知遠談好了,兩國的和約就在這幾日簽訂,想必二月中旬就能返程,反正回去要走徐州,便在徐州多呆幾日。”
符金盞聞言不由一愣,緊接著美目隱隱有淚水滾動,她點點頭,道:“多謝楊公子!”
楊璉與劉知遠的談判在那夜便定下了基調,隨後的事情變得格外簡單,劉知遠令心腹起草了一份和約,令人送到鴻臚寺給楊璉看,楊璉自然不敢馬虎,親自將合約逐字逐句看了,確認劉知遠沒有在字裡行間耍什麼陰謀,這才放下心來。
與林仁肇、陳鐵將合約看了,兩人都點頭同意,認為這一份合約,大唐是佔便宜了,陛下若是得到訊息,必定是龍顏大悅,想必這一次出使大漢的幾人,回到金陵之後,都能加官進爵,掌握更多權利。
楊璉還將合約拿給符金盞看了,畢竟兩人的關係已經非比尋常,而且楊璉知道符金盞不是一般的人,她對政局也有一定了解,也是想聽她的意見,畢竟這份和約還是草稿,還沒有完全定型,可以修改。
符金盞倒是對和約的內容十分滿意,這份和約除了雙方開通商榷,互通有無之外,還簽訂了軍事同盟,一北一南,劃定了各自的勢力範圍。
大唐的勢力範圍極廣,從西邊的秦嶺開始劃線,沿著長江到江陵,再到南唐的北方國土,所有南方的區域都是大唐的勢力範圍,包括吳越、南漢、楚、閩地乃至於南平、蜀國等地。大唐若是對這些國家動兵,大漢不得出兵干涉,如果有必要大漢需要配合大唐的行動。當然了,這麼多的國家,大唐根本不可能一口吞下,若是發動統一南方的戰鬥,面臨怎樣的困難,大漢就管不著了。
而大漢的勢力範圍相對簡單,除了目前大漢管轄的國土之外,西北隴西乃至於西域,幽雲十六州都是大漢的勢力範圍,當然大漢能不能收回這些地方,就是另一回事了。
符金盞將盟約看了,認為可行,不過她也提出自己的關鍵,似乎從歷史的程序來看,尚未有從南方統一北方的事例,究其原因,北方民風彪悍,戰鬥力很是強悍,而南方一向相對柔弱,戰鬥力要差一些。
符金盞的疑惑楊璉自然清楚,五代之前,除了劉裕曾經打到關中和中原一帶,似乎沒有人取得比他更好的成就。不過對此,楊璉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地理位置決定了楊璉的策略只能如此,楊璉只能從其他方面入手,比如說提升軍隊戰鬥力,改善武器,甚至在適當的時候,與契丹人結盟,畢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只要楊璉最終能收復幽雲十六州,趕走東北的契丹人,趕走西北的党項人,就很成功了。
和約一旦擬定,接下來的事情便容易了許多,劉知遠在合約上蓋上了玉璽大印,並簽上了他的名字。楊璉也取出了李璟給他的大印,同樣簽署了自己的名字,這事情就算基本成了。至於劉知遠什麼時候宣佈,楊璉可管不著。
和約簽了,楊璉便讓眾人收拾行李,準備返回金陵。這段時間裡,楊璉先去找了曾憶齡,讓她多多準備,一段時間沒有待在金陵,恐怕又有了新的情況,各方面的事情都要打探清楚,尤其是針對李弘冀、韓熙載一黨,他們的一舉一動更要掌握。
曾憶齡倒是對楊璉有些不滿,楊璉來開封談判,回去的時候居然帶了一個嬌滴滴的美人,怎能不讓她生氣?而且更可惡的是,他居然讓自己做這做那,難道他忘記了彼此只是盟友的身份,而非上下屬的關係?
楊璉對曾憶齡的不滿只是微微一笑,他也沒有想到,來開封一趟,居然會發生這麼多事情,想想那老和尚對符金盞的一番評價,楊璉的內心不癢癢才怪,當然,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楊璉對符金盞也有了好感,不然他絕對不會答應。
曾憶齡的事情不提,楊璉抽時間再度去找了劉承祐,告訴他事情已經辦好,自己即將返回金陵,劉承祐心中不捨,但也毫無辦法。
楊璉對劉承祐是千叮囑萬囑咐,告訴他,如今作為儲君,自然不能憑喜好辦事,凡事要考慮後果,而在大漢朝廷,能讓劉承祐信賴的人不多,蘇逢吉雖然算重臣,但為人貪詐無行,喜為殺戮,又與郭威關係不佳。可以利用他們的關係,互相鉗制,尋找平衡點,等到大權在握,再慢慢梳理。
至於史弘肇,此人也算忠臣,不過性格暴躁,又愛與武人結黨,前些日子,為了立儲一事,與蘇逢吉關係有了緩和,雖然楊璉不明白史弘肇為什麼要這麼做,但還是告誡他,在沒有掌握大權之前,史弘肇可以忍,畢竟此人也算良將,打仗十分勇猛,可以一用。
至於郭威,楊璉告訴他,此人也可以用,不過要將他的妻兒安置在開封,而且,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要保證郭威妻兒的生命安全。楊璉隱隱地記得,歷史上似乎是劉承祐連殺了一批人,比如楊邠、史弘肇、王章等人,使得郭威惶恐不安,這時,劉承祐又將郭威的家人殺了,這才堅定了郭威的造反之心。
只要郭威沒有反意,大漢能多撐幾日是幾日。這便是楊璉的想法,只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劉承祐能聽多少,楊璉只能聽天由命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