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還有一段時間,餘杭城的防務一定要加強戒備,本將糧食多,能耗!”楊璉哈哈一笑。

方進昭道:“楊節度,老夫南下,卻不能幫忙,實在是汗顏。”

“方尚書是國之柱石,衝鋒陷陣的事情,就交給我們。餘杭是前線,方尚書不如移兵越州,坐鎮調配糧草,二來,也可以震懾錢塘江以南的宵小。”楊璉說道。

方進昭知道沒有帶兵才能,只得拱拱手,道:“如此,就如楊節度所言。”

章文益、章文濟站了起來,道:“楊節度,我兄弟二人願意為楊節度衝鋒陷陣。”

“不急,二位就帶兵好好訓練,維護餘杭城的治安。大戰來臨之際,自然有二位效力的時候。”楊璉寬慰著二人。

“喏!”章氏兄弟相視一眼,大喜道。

錢弘俶沒有急著放走俘虜以及周宗,為了不引起楊璉的懷疑,他表現的很是小心,與楊璉通了幾封信之後,錢弘俶發現他沒有佔到什麼便宜。楊璉就像茅廁裡的石頭,又臭又硬,不管錢弘俶怎麼說,楊璉根本不為所動,一句話,沒錢沒糧,不會贖回被俘計程車兵。

這些士兵雖然是唐兵,但又不是他的子弟兵,楊璉為什麼要拿糧食去贖回他們?錢弘俶十分無語,這樣的人根本沒有辦法溝通嘛。與楊璉溝通無果,而俘虜對糧食的消耗卻是巨大的。錢弘俶已經吩咐士兵,只給俘虜米粥吃,而且稀得人影都看得見,一餐只有半碗,保證俘虜餓不死即可。對於免費的勞動力,錢弘俶沒有半點憐憫之心,七千多俘虜每日被押送著,修葺城牆,搬運礌石檑木,幾日下來,不少士兵都餓瘦了一圈。

雖然錢弘俶封鎖了邊境,但兩國邊境線漫長,許多地方又是平原,還是有不少潰兵逃回了大唐。潰兵被當地的衙役、士兵發現,縣令們不敢怠慢,忙寫了摺子,派人把潰兵押送了回去。

訊息傳入金陵,進入李璟的耳中,他顯得無比震驚,雖然知道常州軍糧被劫,周宗的情況變得危險起來,但就他知道的,周宗已經得到楊璉的糧食援助,應該不會缺糧呀。

李璟親自接見了俘虜,不過這些逃回來計程車兵多半是低階軍官甚至是一般士兵,對詳細的軍情並不清楚,所以李璟只是知道事情的大概。周宗因為糧食耗盡,所以撤兵,中途被吳越兵截殺,所以就都敗了。

李璟大怒,一連下令斬殺了幾名士兵,心中的怒氣才稍稍退了一些。殺人並不能解決事情,種種疑惑仍然在李璟的心頭盤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直到周弘祚的出現。

周弘祚運氣比較好,他見勢不妙抽身就逃,而且專門走密林,好不容易這才逃了回來。周弘祚還算老實,逃脫之後沒有隱姓埋名,而是趕赴金陵,稟告軍情。

李璟從周弘祚的口中,得到了更為詳細的情報,楊璉是給了周宗糧食,而且多達萬石以上,可是,楊璉運輸糧食的糧船受襲,導致無糧可給周宗,使得周宗只能鋌而走險,經由湖州撤退,迴轉大唐,餘下的事情李璟早就知道了,那就是遇伏整支軍隊幾乎是全軍覆沒。

周弘祚也知道,楊璉是陛下身邊的紅人,簡在帝心,所以周弘祚沒有對楊璉進行人身攻擊,只是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對於周弘祚的戰敗,李璟很是憤怒,但從情況來看,源自於周宗遇伏,周弘祚這才力不能支,所以周弘祚的關係不大。

李璟讓周弘祚回到家中,閉門思過。轉而思考周宗的事情來,周宗戰敗,也不知道是死了還是被擒,畢竟是老臣,李璟還是有些肉疼。周宗的失利,對於滅吳越國的整個戰事影響是極大的,楊璉這支孤軍能夠撐多久?

李璟不願意去想,更不敢想,答案很簡單嘛,這一次空耗錢糧,吳越國沒有滅成,彼此只是一個雙敗的結局,大唐經此一役,國力損傷巨大,再也沒有餘力發動攻勢。至於吳越國的損失可能會大一些,戰場就在吳越境內展開,春耕收到影響,收成必然不高,沒有三四年,根本緩不過氣來。

可是,吳越國損失再大,對於大唐來說,根本沒有什麼用,因為在北方,還有大周虎視眈眈,若是他們南下,國力大損的大唐如何能抵抗?

李璟想著的時候,御書房外,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