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水師對峙(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是第四次了。”指揮台上,餘安伸出手,指著舟山城內那道升起的濃煙,慢慢地說到。
今日是攻打舟山的第四日,這四日以來,吳越軍猛攻舟山,雙方繼續這攻守,舟山城下,屍體無數,堆積的屍體已經有些腐臭,土地被血水打溼,腳踩在地上,很容易滑倒。
攻城攻了幾日,舟山城內的煙火就燃放了幾次,這讓餘安覺得,這是楊璉事先設計好的。可是整整四天過去,海面上不要說唐軍水師,就是敵人的一艘小船也沒有看見,這讓餘安感到奇怪,唐軍究竟要做什麼?難道他們不擔心舟山真的失守,這支奇兵被全殲?如果這些唐軍根本就是為了拖延時間的,他們為什麼一定要佔據舟山,而不是其他地方?
餘安心中疑惑,卻猜不透其中有什麼玄機,他能做到的,只有攻克舟山,剿滅來犯之敵,向吳越國王奉上一份獻禮。這一日的戰鬥依舊到了黃昏仍然沒有分出勝負,唐軍守軍的傷亡逐漸增大,已經有一半計程車兵受傷不能上陣。
楊璉在軍營裡巡視著,安撫著士兵,與士兵談心,開導著他們。走出了軍營,章文濟有些擔憂。
舟山雖然不曾失守,一直處於大唐的掌控下,但章文濟擔心,城中的百姓會造反,畢竟這裡是吳越國的土地,吳越國在這經營多年,勢力很深,這時沒有發難,一是大唐沒有到油盡燈枯的時候,二來或許吳越人也在等待著機會。
城中按時發出訊號,吳越人不是笨蛋,必然會看出端倪,這一戰的關鍵其實不是舟山,而是海戰,誰能掌控了制海權,誰就能奪得先機,而被困在島上的一方,便只能束以待斃。
楊璉也覺得經過這幾日的戰鬥,摸清了吳越人的底細,便點著頭答應了。
琉球,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在唐軍士兵的監督下,土城的根基已經打好,再有一段時日,一座嶄新的城市就要出現在這海外的孤島上,林仁肇在琉球上巡視著,琉球雖然不算大,但自給自足沒有問題。這段時日,林仁肇已經派兵巡視了整個島嶼,把琉球主島的形狀畫了出來,他決定擇選要地修築城池,作為海上的交通樞紐,琉球的地理位置特殊,發展好了,日後獲利不小。
林仁肇在修建土城的時候,同樣關注著舟山的情況,楊璉雖然兵力足夠,卻屬於孤軍,只能依靠林仁肇的水師救援,所以林仁肇的支援非常重要。
唐軍水師戰艦都被安置在島內的簡陋港口裡,這幾日來,林仁肇還抓獲了幾艘從倭國來的商船,有的是倭國去吳越國經商的,有的則是吳越國的商船,無一例外地滿載著貨物,他們不知道琉球已經發生了變化,依舊進入琉球想要購買淡水,進行修整,都被林仁肇抓獲了。
林仁肇才不管那麼多,獲得的財物都賞賜給了部下,三軍得到財物,士氣高昂,操練更加勤奮。
舟山攻防戰第六日,林仁肇得到了訊息,這個訊息是從桃花島那邊傳來的,餘安認為只要攻破了舟山主島,餘下的桃花島、普陀等島嶼,餘安沒有派大軍進攻,只是派兵嚴守舟山主島。
這幾日舟山主島的濃煙,被鎮守在普陀的章文益看見,他根據事先楊璉的命令,細心地數了數,從濃煙裡發現了端倪,於是便暗中派出了船隻,先是南下,再繞路東進,抵達琉球。
林仁肇得到訊息,不敢怠慢,他立刻揚帆西行,一路上還算順利,五日後,先鋒部隊離舟山不足二十里。林仁肇暫停了前進,這時天色已經黑了,便在附近一個不知名的島嶼上停下,三軍拋錨,抓緊時間休息,檢查船隻,一切就緒之後,林仁肇派出船隻巡邏。
這一夜過得極快,次日一大早,居然有些霧濛濛的,太陽也隱藏著不見,天色雖然不是很好,但林仁肇還是抓緊時間,三軍一路推進,朝著舟山群島趕去。
“這霧氣有些大啊。”戰艦上,趙承泰忍不住嘟囔了一句,這樣的天氣,不適合打仗,更適合睡覺。不過,趙承泰沒有掉以輕心,他依舊按照慣例,派出鬥艦巡邏,以防真的有唐軍殺來。
趙承泰吩咐完了,便回到了水寨,這樣的天氣讓他出去巡邏,是受罪。舟山城隱隱傳來廝殺的聲音,顯然餘安又在攻城了。這些可惡的唐人還真是頑強,舟山已經被團團圍困,再抵抗又有什麼意義呢?
趙承泰決定眯一會,這幾日沒有休息好,很是疲倦,躺在軟榻上,趙承泰很快就睡著了。
這個時候,唐軍水師在林仁肇的率領下,冒著大霧,逐漸靠近了舟山主島,霧色中,唐軍離舟山群島不足五里,已經進入了吳越軍水師的巡邏範圍內。
隨著太陽的升起,大霧逐漸淡了,視線逐漸清晰,一艘吳越軍的鬥艦發現了唐軍的樓船,這時雙方的距離已經近了,大眼瞪小眼之後,唐軍士兵最先反應過來,箭雨如蝗,朝著吳越軍射去。
“啊!”吳越軍士兵慘叫幾聲,有幾人中箭倒下,在地上抽搐著,附近的袍澤驚呆,很快反應過來,尖著嗓子喊了一聲:“敵襲!”
隨著這聲,更多的吳越軍士兵反應過來,他們也用弓箭還擊,但先手失去,落了下風,不斷有士兵倒在地上。
“走,快走!”一名吳越兵喊著,看他的模樣,應該是一名都頭,這時隨著濃霧消失,越來越多的唐軍戰艦出現在眼前,單憑他們這一艘鬥艦,根本不可能對抗唐軍,還是先走為妙,把唐軍來襲的訊息告訴趙將軍才是。
鬥艦奮力地扭轉了身軀,這過程中,又有十幾名袍澤被射死,付出了一定傷亡之後,吳越軍開始撤退,風帆生氣,藉著風勢,朝著舟山群島狂奔而去。
林仁肇在遠處觀察到了,他一揮手,讓唐軍戰艦保持陣型,朝著舟山群島行駛而去。
舟山城,楊璉趁著戰鬥的間隙,打量著插在城頭的旗幟,是東南風,如果林仁肇來援,藉著風勢,五六日的時間一定能趕到舟山,風向有利,楊璉相信,林仁肇一定能擊敗吳越軍的水師,他大聲鼓勵著士兵,打好這一戰。
城外,餘安抿著嘴,戰鬥到了這一天,已經持續了將近半個月,這半個月裡,唐軍固然有傷亡,吳越軍的傷亡更為驚人,因為攻城,吳越軍付出的代價更大,一萬多步卒已經損失過半,如果還攻不下舟山,如何向大王交代?
餘安在指揮台上踱步,唐軍的頑強超出了他的想象,他在舟山花費了太多的時間,令他有些躊躇,到底唐軍主帥楊璉在想什麼?難道他們的打算只是固守城池,消耗吳越國的實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