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她?”楊璉下了起來,不過歷史上,周娥皇的確是嫁給了他,不過楊璉倒是覺得李從嘉也不算什麼好貨,年紀輕輕就常去勾欄,後來周娥皇生病,他把自家小姨子帶上了床,周娥皇得到訊息,病情加速,天妒紅顏,早早就去了。

李從嘉聞言,臉色不由一紅,十分扭捏地低下了頭。

“兒女之情,總要看緣分,你若喜歡她,便可試一試。”楊璉說道。

“楊大哥,你的意思是能成?”李從嘉一雙眼睛亮亮的,充滿了希冀。

楊璉搖搖頭,道:“我不知道。”

李從嘉的臉色黯淡了下來,但有突然想起了楊璉剛才的話,便堅定地點點頭。這時,他發現楊璉放在一旁的東西,不免十分好奇,問道:“楊大哥,這箱子裡裝的是什麼?”

“天機不可洩露,待會你就知道了。”楊璉十分警惕地把箱子拉了過來。

李從嘉頓時覺得沒有趣,站起身來,環顧了一眼積慶殿,東西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天色也已經黑透,大多數的人已經來了。李從嘉站起身來,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這時,一人走了過來,坐在楊璉對面,楊璉一看,不由笑了笑,居然是故人,韓熙載。韓熙載同樣是回京述職,除夕夜也得到了天子的邀請。韓熙載顯然也看見了楊璉,對於楊璉,他沒有一絲好感,當即冷哼了一聲,自顧坐下。

除了隱居的宋齊丘,包括天子還是東宮時的舊臣以及開國元老,基本都到齊了,整個積慶殿變得熱鬧起來,楊璉在人群中,看見了故人,也看見了敵人。

李弘冀也來了,雖說他被天子禁足,但畢竟是長子,今天又是除夕,便解除了禁足,讓他進宮。李弘冀進來之後,很是低調就坐在位置上不說話。人到齊之後,又等了一炷香的時間,身著盛裝的天子李璟帶著鍾皇后來了。

眾人施禮,坐跪在蒲團上三呼萬歲。

李璟呵呵笑著,讓眾人不必多禮,今日是除夕守歲之夜,就不用如此多禮。說著,一擺手,令宮女陸續將菜餚都端了上來,李璟先是說了一長串的話,無非是今年大唐可謂風調雨順,又去是奪下了福州,讓他很是高興。簡單的新年致辭後,李璟大手一揮,示意宴會開始。

積慶殿上,眾人吃吃喝喝,不時有節目慶祝,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已經是兩個時辰後,亥時已經過了一半。

李璟又說了半響話,讓諸位朝中大臣回家守歲。楊璉正要離開的時候,高澤匆匆過來,讓楊璉留下。諸多大臣畢竟是臣子,而楊璉的身份有些特殊,自然可以留下。

楊璉在高澤的帶領下,出了積慶殿,走到後庭掖,一間頗大的屋子裡,李璟正在裡面等待著,看見楊璉進來,呵呵一笑,道:“楊愛卿,今日你就留在這裡,陪朕守歲。”

“微臣惶恐。”楊璉說著,急忙後退一步施禮。

“呵呵!”李璟笑了笑,也不介意,道:“若不是出了些事情,你早就是皇家的人了。今日守歲,也是符合常理的。另外,朕其實是有些事情想要再問問你。”李璟覺得,楊璉雖然說年輕,但在國家大事上,頗有幾分見地,至少他給的建議,事後看來都有其合理性。

“陛下的意思是?”楊璉有些不解,在楊璉看來,今年半的事情太多,而且還插手了楚地的戰事,雖說沒有大規模進兵,但糧食的損耗也不小,而且實際上從楚國沒有得到太大的利益,得不償失。

李璟微笑著道:“楊愛卿不妨猜一猜。”

楊璉仔細地想了想,搖搖頭,道:“陛下乃是龍鳳,想法天馬行空,微臣實在是猜不透。”

李璟哈哈大笑了兩聲,半響才道:“你呀你。”說著,李璟遞給楊璉一份密報,示意楊璉拆開看看。

楊璉開啟,原來是邊鎬的書信,邊鎬在書信裡,詳細說了最近的楚地情況,這些情況大致的楊璉也都知道,只不過更為詳細一些罷了。

馬希萼佔領了潭州,殺死了兄弟之後,自立為楚王,偏偏他又將大權交給了兄弟馬希崇,馬希崇呢,又把事情交給下屬,偏偏他重用的是一些武將,這些武將不通政務,只安想法做事,部下無惡不作,欺男霸女,奪人田產,那是常有的事。楚地百姓苦不堪言,可是又無可奈何。一些有門路的百姓,紛紛逃走,其他沒有門路的,只能苦苦支撐。

邊鎬認為,楚地雖說與大唐聯盟,但實際上只是一種利益關係,如今楚地內亂,正是大唐奪取楚地的最好時機。若是得到了楚地,北可攻打南平,南可以收復嶺南,逐步實現統一中原的想法。

邊鎬的這個想法令李璟怦然心動,要說道義,李璟自然是不信的,亂世裡,誰的拳頭更硬,誰就能笑傲天下,這個道理李璟還是懂的。正是有這種雄心,李璟才有攻打楚地的想法。但他覺得這件事情,先問一下楊璉比較妥當。

楊璉仔細想了想,奪取楚地,戰略意義很大,可是要守住楚地,是一個問題,楊璉仔細思考著,李璟見他皺著眉頭,也就沒有打亂楊璉的思緒,足足過了半刻鐘的時間,楊璉這才緩緩開口了。

打楚地,勢在必行,要想統一天下,這是一道坎,若是拿下了楚地,並穩定下來,楚地的水師就可以和洪州、鄂州等地的水師回合,拿下南平,進而威脅襄陽,拿下了襄陽,便可威脅中原腹地,歷史上關羽進攻襄陽,打的曹操丟盔卸甲,曹操大吃一驚,生恐襄陽不保,想要遷都,便是處於這個考慮。

楊璉的贊成令李璟很是開心,他問楊璉,何人為帥?楊璉認為,邊鎬在楚地已經有一段時日,既然他寫出了這份摺子,想必對楚地的情況相當瞭解,就讓他積極練兵,囤積糧食,準備收復楚地。

李璟聞言,也覺得甚為有理,便拍板決定以邊鎬為元帥,主持攻楚的事情。楊璉特別提醒,既然楚地如此混亂,不妨再等一等,或許有人會聯絡大唐,那時候再出兵,就名正言順,奪下楚地之後,只要安撫百姓,恢復生產,降低賦稅,楚地就能逐步穩定下來。

李璟深以為然,兩人說這話的時候,院子裡的煙花沖天,兩人聊了半響,已經是新年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