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巧遇(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招討,大軍已經在徐州停留了七八日,為何還不進兵?”說這話的是監軍範衝敏,他是戶部員外郎,計算糧草是一把好手,對於楊璉還不進兵,很是不滿,只見他掐指算了算,又大呼小叫起來,無非是這七八日一來,消耗了多少糧草,大唐出兵,是來攻打徐州,奪取更多的土地的,而不是來空耗糧草的。
事實上,這幾日唐軍都在打造攻城器械,閒下來的時候,楊璉與皇甫暉、李金全商議了攻打徐州的對策,也曾帶兵視察了徐州的地勢,都覺得徐州城城池堅固,想要攻打併不是一日之功。
守軍說是隻有五千人,但實際上守城的一方佔盡地利,有了城牆的掩護,他們可以投入很少的兵力阻擋更多的敵人。唐軍雖然有三萬多人,但不可能全部消耗在徐州城。若是為了奪取徐州城把士兵打的差不多了,以後還怎麼打?
只有備足了充足的器械,才能進一步減低士兵的傷亡,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個道理,楊璉懂,皇甫暉懂,李金全也懂,只有範衝敏不懂,他時常藉著監軍的名義,催促楊璉進兵。
楊璉一開始還解釋,後來範衝敏催得多了,壓根就不理他,範衝敏很是氣憤,偷偷寫了一封書信,傳回金陵。
不過,天子沒有收到這封書信,接到這封書信的是宰相孫晟。孫晟接到訊息,立刻趕往了燕王府,把這個好訊息告訴李弘冀。
李弘冀抿著嘴神情嚴肅地看完了,忍不住道:“孫宰相,這是一個好機會。”
“老臣也是如此覺得,楊璉出兵徐州,消極怠工,根本不為大唐考慮。若是說徐州難啃也就罷了,但他至今駐紮在徐州已經有大半個月,不曾攻打徐州一次,足以證明他有私心。”孫晟說道。
李弘冀點點頭,雖然這一年多來他非常低調,但不代表他已經死心,他蟄伏,是在尋找機會,一次可以扳倒楊璉的機會。他不能再失敗,失敗了就一無所有了。
孫晟又道:“這兩日,老臣就讓人寫幾分摺子,彈劾楊璉不作為。”這樣的彈劾並不能影響楊璉的帶兵,但卻可以催促楊璉儘快攻打徐州。孫晟畢竟是人老成精,知道兩軍交戰,必然要有足夠的準備,若是準備不足,失敗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楊璉攻打徐州不利,在天子面前的信任就會逐漸消失。
李弘冀點頭,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步一步來,他沒有想過一下子扳倒楊璉。
次日,有幾份摺子擺在李璟面前,其中兩份是戶部的摺子,摺子裡彈劾楊璉出兵徐州,卻不攻打,空耗糧草。戶部的官員掌控這朝廷的米糧,這人很是專業,一筆一筆計算,三萬多大軍消耗的糧食讓李璟很是肉疼。
李璟一連看了幾分摺子,其中有五分之一是彈劾楊璉出兵不利的,這些摺子有戶部的,有兵部的,甚至還有禮部的。李璟抿著嘴,很不開心,這些人訊息很靈通嘛,似乎比他這個天子還要知道的多。
李璟耐著性子看完了,讓高澤叫來了李景遂,把這些摺子遞給他看。李景遂看完了,皺皺眉,很顯然,這是有人對著楊璉使絆。
李景遂想了想,道:“皇兄,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徐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楊璉謹慎一些也是好的。”
這個道理李璟懂,他想了想,道:“這樣吧,你暗中派人去告訴楊璉,讓他安心處理軍務,朕不要求他收復中原,但能達成他所說的目標,也是好的。”
“喏!”李景遂答應著,兩兄弟又聊了幾句,李景遂這才退了下去。
數日後,楊璉看著李景遂派人送來的書信,哭笑不得,徐州城堅固,那是一時半會能拿下的?這些彈劾他的人,無非是想要噁心楊璉罷了。齊王派人來安撫他,必然是天子的意思,目的在於安撫他。
楊璉把書信看完,放在燈火上燒掉了,告訴來人,他已經知道了,齊王可以放心,戰爭是國家大事,他不會兒戲。
徐州地處平原,泗水、沂水繞城而過,徐州東門、北門均有水門,護城河十分寬大,楊璉與皇甫暉等人走了幾次,視察徐州地理,只有城北和城東有一連串低矮的山丘,登高望向城內,也只能看到半個城池,徐州城內同樣也有丘陵,符彥卿在城中修建了堡壘,可以監視城外的情況。
楊璉仔細觀察了一番城內,發現可以看見的地方,城內的防備十分森嚴,觀察了半響,他只得下了山丘。
這時候天氣已經變冷,眾人慢慢勒馬而行,楊璉忽然停下了,打量了四周一連串的丘陵,這些丘陵大約只有十幾丈高的模樣,沿著泗水連綿,長達三四里,這樣的地勢可以伏兵,但符彥卿閉門不出,楊璉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忽然,前方一一陣梆子響,從山丘兩側,突然出現了百餘人,他們手中舉著獵弓,有人甚至拿著鋤頭,衝著楊璉等人虎視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