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丹書鐵券(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覺睡起來,天色矇矇亮了,楊璉起身,洗漱了,依舊是練功,直到天色徹底亮了,這才結束,收了刀,吃了早餐,在院子裡踱步的時候,不由想起北方的形勢來。
米詩薇帶來的訊息讓楊璉有些擔憂,郭威領兵,看來李守貞很快就要被平定,一年之後,漢國會如何走向?郭威會不會如歷史上一樣造反?如果後周建立,有了明主的中原,會更加難以對付。
楊璉思考了半響,搖搖頭,對於楊璉來說,如何在大唐掌握更多的權利,才是最為迫切的事情。如今他以退為進,天子李璟將會如何選擇?楊璉並沒有等多久,很快,天子就派了高澤來召見楊璉。
“有勞高公公。”楊璉說著,不動聲色把一顆有大拇指大的珍珠塞到高澤手中,這是福州之戰的戰利品。除了一部分給了天子之外,更多的部分被楊璉藏了起來,給高澤一顆,不過是九牛一毛。
高澤眯起了眼睛,這顆珍珠如此大,握在手中,給人的感覺很是舒服,高澤笑的合不攏嘴,道:“天子召見,似乎是海楚兩州那邊,有事情發生。”
“海楚兩州?”楊璉頓時想起來林仁肇送來的書信,這麼說來,是淮北群盜有南下侵犯之意,所以天子需要他立刻北上,處理軍政?
楊璉與高澤匆匆趕往了宮城,御書房裡,李璟正負手而立,站在地圖前看著,很是專心。楊璉快步走了進去,拱手施禮,道:“微臣楊璉見過陛下。”
李璟回頭一看,臉上露出笑容,楊璉以微臣自居,證明他仍然想要為大唐效力,這對於李璟來說,是一個好訊息。
“楊愛卿,來,你看看這裡。”李璟笑著指了指淮北。
楊璉走過去,看著淮北,李璟已經在地圖上畫了幾個圈,楊璉定睛一看,卻是徐州、宿州、沂州、密州等地,沿著兩淮的河水,一路向東,朝著山東半島而去。
“陛下,這是?”楊璉帶著一絲疑問。
李璟咳嗽兩聲,道:“楊愛卿,如今漢國內亂,李守貞數次派人來聯絡朕,希望朕能出兵,攻打漢國,吸引漢國兵力,以減輕他的壓力,你以為如何?”
楊璉想了想,道:“陛下,大唐與漢國定有盟約,若是公然舉兵,顯然有失道義,恐怕被天下人所指。”
李璟皺眉,道:“楊愛卿,你不贊成?”
“陛下志在千里,恢復大唐的榮光,這自然是微臣所希望的。可是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天下板蕩,各方勢力盤根錯節,若是輕易動兵,恐怕會引起他人恐慌。微臣的意見是,開疆拓土是好事,但此事一定要仔細思量。”楊璉解釋。
李璟忙問道:“仔細思量?楊愛卿,你莫非有什麼好辦法不成?”
楊璉沉思了好一會,盯著地圖一直看著,李璟有些緊張,楊璉究竟有什麼主意?過了好一會,楊璉才道:“陛下,去年微臣曾經上書,說想要與漢國共同剿滅淮北群盜,後來被漢國拒絕了。微臣以為,如今可以從這件事情上作文章。”
“做文章?”李璟一愣。
楊璉淡淡一笑,低聲說了起來,這是一個計劃,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但是,若是達成,獲得的收益是無法想象的,李璟盯著地圖看了好久,把楊璉的話都消化完畢之後,覺得這個計劃可行。可是,這也意味著,作為這一個計劃的實施者,要在海楚兩州呆上好長一段時間。
“楊愛卿,若是如此,懷柔公主與你的婚事,恐怕就要延遲了。”李璟覺得內疚,但這種內疚與其說是對不起楊璉,不如說是覺得無法和懷柔公主交代,那個小丫頭,若是任性起來,恐怕會鬧翻天吧。
楊璉哪能不明白李璟的擔心,他先說懷柔公主,存的便是這個心思。楊璉道:“陛下,先有國才有家,微臣雖然不才,也當以國家大事為先,女兒情長在後。只是……”
“只是什麼?”李璟問道。
“陛下,微臣名字特殊,總是讓人懷疑,但是父母留下的名字,也是唯一的念想,楊璉決不會去修改。”楊璉斬釘截鐵地說道。
“唉!”李璟嘆息了一聲,搖搖頭,道:“你還是這般的倔強。”
楊璉笑道:“一個人總要有所堅持才是,微臣堅持,也是心念父母,不然則成了不忠不孝之人。”
李璟本來也是忠孝之人,聞言不由連連點頭,當年烈祖就是姓李,後來因為被徐溫收養,這才姓徐,李璟當初名字便是叫徐景通,後來改姓李,最後才叫李璟。烈祖換姓,也是心懷眷念,如今楊璉這才說來,令他有一絲感動,念舊的人才值得信賴,李璟用人,首先便是要忠心可靠,能耐還在其次。
“陛下,微臣名字特殊,為了不受人詬病,微臣還是解甲歸田,不再問朝廷的事情。”楊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