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開棺尋骨(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是自然!”李璟回答,圍著墳墓仔細看了一圈,並沒有發現什麼特殊,當然除了棺材裡原本該有此刻卻沒有的屍骨。
李弘冀見他說的如此明顯,父皇卻依舊沒有懷疑到楊璉的身上,心中不由有些失望,由此可見,楊璉在父皇心中的地位不低。但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他不可能放棄,正要進言,這時,一向大門不邁二門不出的周鄴慢慢踱步走了過來。
周鄴先是施禮,然後道:“陛下,微臣有一個想法。”
李璟點頭,道:“周愛卿,你有什麼想法,儘管說來。”
李弘冀目光閃爍,周鄴是前朝的武將,其父因為楊吳朝廷覆滅而鬱郁死去,周鄴也曾經大病一場,他如今前來覲見,是要做什麼?
周鄴道:“陛下,微臣當年在草莽之時,曾經聽說有些江湖人士,有易容之術,當然這只是傳聞,難不成那前朝舊太子已經偷偷逃出,易容為他人,或在鄉間隱居?”
李璟不由一愣,道:“還有這等異人?”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周鄴笑道。
李弘冀有些詫異地看著周鄴,不管怎樣,周鄴這話是在幫他,忙點頭,道:“父皇,兒臣也以為此言有理。”
李璟一時覺得有些心煩,沉吟了半響,這才道:“那易容之術可是徹底改變一個人的模樣?”
周鄴道:“陛下,只是用人皮之類,略作改變,伸手一拭,便可知端倪。”
李弘冀道:“父皇,兒臣以為,楊璉與那人同名同姓,身材也差不多,當是那人無疑。”這個時候,李弘冀已經沒有必要再掖著藏著了,終於露出了他的爪牙,目標直指楊璉。
李景遂聽見,忙道:“燕王,你這是何意?”
“我什麼意思你不明白嗎?你的好女婿楊璉,便是那前朝舊太子,只不過他易容了。”李弘冀笑道。
“胡說八道,什麼易容之術。”李景遂很是不滿,瞪了周鄴一眼。
周鄴卻沒有看見他一般,轉過頭去,道:“陛下,微臣以為有的事情,還是小心一些為妙。”
李弘冀十分贊同,道:“父皇,兒臣以為有必要請楊璉出來對質,他若不是便問心無愧。”說著一甩衣袍,颳起一陣勁風,吹在李景遂臉上。
李景遂冷哼了一聲,道:“皇兄……”
李璟臉色陰晴不定,有些拿捏不準。
李弘冀又道:“父皇,兒臣還有一個辦法可以識別此人的真實身份,若是與這個辦法配合,就幾乎可以確定了。”
“什麼辦法?”李璟問道。
李弘冀低聲說了起來,不僅李景遂有些變色,周鄴在一旁,臉色也變了。
大唐朝廷君臣,浩浩蕩蕩去了櫻洲,返程的時候已經是黃昏時分,太陽斜斜掛在天邊,留下一抹血色。
李璟坐在龍輦裡,回想著燕王的進言,頗為有些猶豫,大唐以仁義立國,國內儒學、佛學昌盛,李璟不願意做這樣的事情,所以他才會把楊氏一門關押在海陵,可是,李弘冀的提議卻是要讓楊璉親手殺掉海陵楊氏,以證明他的清白。
該不該如此?李璟心中沒有底,直到回到了宮城,李璟還沒有拿定注意,他先是讓群臣散去,自己在御書房裡苦思,就連齊王和燕王求見,他也拒絕了。只是讓他們在外等待,楊璉也被留下了。
高澤日夜陪在天子身邊,對他的性格非常瞭解,見天子猶豫不決,先是泡了一壺熱茶放在案几上,束手而立在一旁。
李璟也覺得有些口渴了,端起茶水慢慢喝著,一杯喝完,見高澤在一旁,忍不住問道:“高澤,你說朕該不該試一試楊璉?”
李弘冀的建言高澤也聽見了,想了想,高澤道:“陛下,奴才愚笨,不敢多言。”
“但說無妨。”李璟擺擺手。
高澤遲疑了片刻,這才道:“陛下,那楊璉在大唐效力多時,從他的表現來看,並沒有顛覆朝廷的想法,反而立下了不少功勞,說他是前朝舊太子,老奴是不信的。不過,既然墳墓裡沒有那人的屍骨,而燕王確之鑿鑿,說楊璉便是那個人,應該是掌握了證據,不妨讓他們互相對質。如果是,那就清除了隱患,如果不是,也讓燕王安心。”
李璟想了想,忽然意識今天燕王的一舉一動,似乎是早有準備的,難道說,這一次的行動是他策劃的?如果是這樣,看來朝廷內外,有不少臣子都依附著他,對於李璟來說,這絕對是不允許的。如今的大唐朝廷隨著韓熙載、常夢錫等人的被貶,宋齊丘主動隱退,朝廷安靜了許多,往日你爭我斗的情形大為好轉。
可是燕王如果能輕易籠絡一大堆臣子的話,這就十分危險了,尤其是隱居了很久的周鄴,居然會為燕王說話,這讓李璟不得不深思。不過,燕王畢竟是自己的兒子,他為江山社稷考慮也是對的,至少李璟覺得,燕王雖然還有黨爭的心思,有爭儲君的意思,卻不敢有造反的想法。
而最近的異象卻是有人想要顛覆大唐朝廷,孰輕孰重,不難分辨。李璟仔細想了想,覺得高澤的話有理,如果楊璉真的是那個人,那麼便是社稷的萬幸,如果不是,屆時好言安慰一番也就試了。
至於海陵的楊氏,死上一兩個,又有什麼稀奇?為了江山社稷,李璟覺得也只能如此,他叫過了高澤,道:“高澤,你帶他們都過來。”
“喏!”高澤回答著,匆匆走出去。
李璟做出了這個決定之後,明顯鬆了一口氣,他這時覺得非常渴,便端起茶水,一連喝了三杯,之後,這才坐在椅子上,等待著眾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