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璉繼續說道:“如今,李節度已經聽從我的建議,決定投靠大唐,諸位,不知道有什麼意見?”

這一句話有如石破天驚,不少指揮使、都頭都抬頭看著楊璉,無比震驚。

李漢生猛地站起來,喝道:“不可能,絕不可能!”

緊接著,也有幾人站起身來,支援李漢生。如果說節度使想要投靠大唐,又怎會騙了查文徽,把他捉到福州?所以,很多人不信。不過,也有一些人比較機靈,覺得事情不對,沒有站出來。

楊璉一點都不意外,若能順利掌管福州軍,那可就奇怪了。看著不少人沉默不語,楊璉心中有了一些底,這些人沒有立刻反對,就算不是反對派,至少也是極為機敏之人,暫時不會鬧出什麼么蛾子。

“這位將軍,你是在質疑李節度嗎?”楊璉問道。

“李節度若是有這個決定,怎會不告訴我?”李漢生大怒,說話的同時,他忽然隱隱感覺到不安,此人在這裡大放厥詞,目的是要福州軍投靠大唐,按常理來說,李節度已經被他控制了,不然此人何以如此言之鑿鑿?

楊璉聞言,卻是輕笑了一聲,沒有回答李漢生的問題,而是道:“怎麼,你質疑李節度的決定?”

李漢生哈哈大笑了兩聲,環顧了一眼四周,鼓鼓掌,道:“不是我質疑,在場大部分的人都質疑。”

楊璉掃視了一眼眾人,點點頭,道:“很好,凡是質疑這個決定的,都可以站起來。”

李漢生大大咧咧地站著,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他同樣掃視四方,尋找著盟友,這個時候,他需要支援。果然,很快有七八人站起來,多半是武將。福州軍與唐人大戰數年,彼此之間恩怨很深,投靠唐人,在他們看來是不可能的。

有了七八人,餘下的人互相看著,很快,又有五六人站起身來,這就接近一半的數量了。李漢生得意洋洋,接近半數的人支援他,足以證明他很得人心。

楊璉斯條慢理地看了眾人一眼,不緊不慢地問道:“還有誰,都站起來。”

有人遲疑著,看了看楊璉,又看了看李漢生,最終又有兩三個人站起來。餘下沒有站起來的,多半是文臣,此外,看守碼頭的潘森沒有說話,而是在觀察著局勢。這時候的情況非常明瞭,楊璉身邊帶了三個人,手中拿著兵刃,表面上看人數不多,但潘森覺得,楊璉既然敢如此,就證明他已經有了準備。所以他選擇了靜觀其變,不當出林鳥。與他交好的人也如此選擇,至於其他人,恐怕心思和潘森差不多。

“沒有人了?”楊璉淡淡的說道。

“這還不夠?我要你給我一個解釋。”李漢生說道。說話的同時左右觀察著,這是他已經十分肯定,李節度已經被囚禁起來了,至於這個人,十之八九是唐人,不,應該說他就是唐人。

李漢生已經做出了決定,他在等待著機會。這時,楊璉正要開口,李漢生突然動了起來,他等待的就是楊璉沒有防備的時候,在這樣的情況下,拿下他機率最大。李漢生的動作很快,身輕如燕的幾步就竄到了楊璉身邊,與此同時,李漢生袖子一抖,一隻匕首出現在掌心,緊接著朝著楊璉的面門刺去。

楊璉身邊的朱琦雖然一直在防備,但李漢生的動作很快,他只覺得眼前一花,原本站在幾步外,離楊璉最近的李漢生已經竄了過來。不等朱琦叫出聲來,李漢生的匕首已經帶著寒光,刺向了楊璉。

楊璉雖然是在說話,但一直在提防著,李漢生的動作快是快,卻被楊璉瞧在眼中,李漢生拔出匕首的時候,他身子一斜,躲過了致命一擊,同時右腿借勢而起,踢向了李漢生。

兩人動作都快,在這一刻很多人都沒有看清,兩人就已經交上了手。

李漢生一擊不成,正要蓄勢,只見楊璉的大腿掃了過來,他急忙身子一矮,想要躲過楊璉的一腿,然而,楊璉的這一擊卻是虛招,楊璉借勢站定之後,伸出手去一劈,恰好打在李漢生的手上。

李漢生手中的匕首落在地上,發出一聲脆響。這時,大廳裡大部分的人才反應過來,剛才這屋子裡,差點就有人喪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