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驚人的選擇(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璉微微一笑,十分認真的道:“潤州節度使允文允武,既然主張出兵攻打,必定有良策在胸,因為微臣同意燕王,燕王的說法。”楊璉說到燕王兩個字的時候,刻意咬重了口音。
李弘冀聽了,不覺皺眉,儘管隱隱覺得不妙,但李弘冀卻不能拒絕,他一直努力試圖掌管兵權,如今楊璉滿足他所願,他如果拒絕,朝廷上下會怎麼看他,所以,即使懷疑楊璉有詭計,但李弘冀只能接受。
倒是孫晟反應極快,他立刻出列,雙手在胸前,捧著笏,道:“陛下,老臣以為楊節度之言甚為有理,老臣願意舉薦燕王為大軍元帥,全權負責奪取蘇州,滅吳越之事,想來燕王必定能揚大唐國威,揚陛下之威。“
孫晟生恐楊璉要行監軍之權,因此急忙用言語擠住楊璉,在李璟面前,為燕王李弘冀爭取更大利益。這話說完,孫晟生恐楊璉反駁,便回頭看了一眼楊璉。
楊璉卻頗為篤定,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讓人看不出深淺。
李璟聽了,不由點點頭,他也傾向於出兵,剛才楊璉的話很合他的心意,想了想,便點頭答應:“既然如此,朕準了。”
群臣聞言,各自表情不一,齊王低下頭,他有心想要問清楚,為什麼楊璉今日說的和昨日不同,讓他空歡喜一場,李景遂知道,楊璉根本不可能背叛他,去投靠李弘冀,可是今日的行為,他又無法解釋。只得打算朝會之後再問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
事情就這麼定了,緊接著朝廷上便是商定了一些瑣事,既然要出兵,錢糧都是必不可少,軍餉也要到位,考慮到年關不遠,也天寒地凍,動兵便要等一等。實際開春之後不是良機,是耕種的季節,不過如今大唐承襲前朝,府兵制已經遭到破壞,士兵多是僱傭,與耕種關係不大。
出兵時間定在開春之後,糧草卻要提前準備,朝會上商量了半響,終於決定了下來,燕王一黨的臣子興致高昂,高談闊論,綿綿不絕,對這一戰充滿了希望,反而是齊王一黨,士氣低迷,大多垂首不語,心中都在暗想,這楊璉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事情足足議了一個時辰,群臣口乾舌燥,李璟也覺得有些困了,便讓燕王李弘冀、宰相孫晟以及戶部、兵部去商談此事,天子再三叮囑,這一仗一定要取勝,揚大唐國威。
李弘冀十分興奮,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從軍雖然有一段時日,但卻是第一次帶兵,因此格外興奮,覺得錢氏父子雖然在蘇州經營數十年,但區區一個蘇州城,幾乎沒有險要,想要拿下蘇州城,也不是什麼難事。
朝會散了之後,李弘冀立刻拉著宰相孫晟去商議事情了。留下一臉鬱郁的齊王李景遂。李景遂心情非常糟糕,他想要等楊璉給他一個解釋,但當他抬起頭的時候,發現楊璉已經消失了。
李景遂握緊了拳頭,身子微微顫抖,幾名大臣上前來,一時不知道如何開口。
“齊王,楊節度這是為何?”有人忍不住問道。
“哼,原來他是燕王派來的人,齊王真是錯信他了。”有人不忿。
這人的話得到好幾人的贊同,眾人七嘴八舌地說著,顯然對楊璉突然的反水十分厭惡。
齊王感覺很無力,他揮揮手,嘆息了一聲,道:“你們都先退下,本王想要靜一靜。”說著,齊王有些步履蹣跚地朝著殿外走去,出了皇城,失神落魄地上了馬車,打道回府去了。
這個訊息很快傳到了燕王的耳中,對於這個懦弱的叔父,李弘冀很是不屑,不過,他依然不明白楊璉心中的打算究竟是什麼?與孫晟商議了半響,兩人都覺得,只要小心從事,穩紮穩打,就能立於不敗之地。至於楊璉,他有什麼陰謀,在絕對實力面前,都將化為泥土。
兩人商量了很久,出兵蘇州一事,可以說瞞不過吳越人,所以,還要看雙方統軍主將的能力高低,當然了,兵力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李弘冀決定去找父皇,多要一些兵馬,同時,潤州軍他也要拉去蘇州,提高勝利的可能性。
PS:先去睡一會,晚上再來一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