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楊璉的決定(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色霧濛濛的,冬日的清晨,格外的冷,寒風淒厲,宛如一個悽怨的老婦,嗚嗚的哭著。這樣的天氣,適合窩在床上,美美地睡上一覺。不過,為了參加朝會,許多大臣已經起來,穿衣洗漱吃飯,準備出發。
楊璉也不例外,早早起來,經過一晚上的休息,身上的傷勢好了許多,整個人也精神起來。洗了臉,張綺櫟不顧身子微恙,早早起來,準備了一鍋米粥,裡面放了皮蛋和瘦肉,聞起來很香。楊璉一連吃了兩碗,這才放了碗,準備出行。
張綺櫟自然是千叮萬囑,生恐楊璉出事。楊璉安慰著她,走出去的時候,符金盞正在門外踱步,看見楊璉出來,微微躬身,道:“楊公子,昨夜妾身想了想,這件事情,有些不對勁。”
楊璉左右看了一眼,抓住符金盞冰冷的手,走到一旁,低聲問道:“有什麼不對勁?”
符金盞道:“其實這個疑惑早在大理寺遇伏的時候,事情就變得怪異。說起來李弘冀雖然有些衝動,但終究不是愚笨之人,為何連連刺殺?很顯然,其幕後主使人,是想要激化楊公子與李弘冀的矛盾。兩雄相爭,必有一傷。妾身以為,或許吳越人的陰謀。”
楊璉點點頭,昨夜他也想了許多,不過讓他疑惑的是,為何總是出現虎爪,說起來,第一次看見虎爪,是太湖水賊的身上,那時候,是太湖水賊追殺蘇州的吳越百姓,從這一點可以判斷出,太湖水賊應該是大唐的人,後來再發現虎爪,多半是在大唐,證實了虎爪與大唐的關係。可是,與楊璉有仇的大唐臣子,一目瞭然,既然不是李弘冀,楊璉想不出是什麼人。
楊璉表示明白之後,正要走出去,符金盞拉住他,道:“朝廷的事情,妾身有一定了解,我倒有一個主意……”說著,把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楊璉聽著,不由笑了笑,他昨日想到的也是這個辦法,想不到符金盞和他想到一塊去了。楊璉又與符金盞說了幾句,這才匆匆走了,門外,陳鐵穿著厚厚的衣裳,牽著戰馬在門外等待著。
“走吧!”楊璉上前,翻身上馬。陳鐵也翻身上馬,兩人朝著皇宮奔了過去。一路上,寒風撲面,即使戴著厚厚的帽子也能感受到那份寒冷,只不過兩人都是武將,自然無所畏懼。路上遇見不少臣子,都是躲在溫暖的馬車裡,楊璉不覺搖搖頭。參加朝會的必然有武將,可是一路行來,除了他和陳鐵騎馬,根本沒有其他人騎馬,不少武將已經安於享樂,忘記了大唐四周的強敵。
到達皇城外的時候,天色矇矇亮,巡夜計程車兵知道今日有朝會,已經點亮了火把,將四周照耀的如同白晝。楊璉的出現,引起了騷動。宰相孫晟眯起眼睛,看著楊璉,有些吃驚,楊璉什麼時候來的,他壓根不知。若是平時也就罷了,偏偏在這個時候,楊璉突然出現,是否意味著齊王要反擊了?
宰相孫晟渾濁的雙眼閃過一絲慌亂之後,看向了燕王李弘冀,李弘冀正在與大臣說著什麼,忽然,他猛地回頭,定定地看著楊璉,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楊璉眯起眼睛,不緊不慢地打量著李弘冀,嘴角微微翹起,帶著一絲譏諷。這樣的表情的確欠揍,如果是以往的李弘冀,恐怕早就一拳打了過來。不過此時的李弘冀只是淡淡地看了楊璉一眼,回過頭去,繼續說著話。李弘冀表面上沒有反應,內心卻如驚濤駭浪,無比震驚。
楊璉出現之後,群臣短暫的沉默之後,便又三三兩兩商議起來,就像金陵街頭的菜市場一樣,嗡嗡發出聲響。楊璉掃了一眼,看見大理寺卿蕭儼快步走過來。
蕭儼到了楊璉身邊呵呵一笑,拱拱手,道:“楊節度什麼時候到的金陵?”
“昨夜。”楊璉回答。
蕭儼有些詫異地看了楊璉一眼,忽然變得十分神秘,他左右看了一眼,道:“楊節度,朝廷如今混亂非常,想必楊節度已經有所耳聞,今日之事,老夫一定鼎力相助,對抗敵人。”
楊璉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他有些摸不準蕭儼的想法。從楊璉瞭解的情況來看,蕭儼一向不參與黨爭,正是因為如此,他與燕王、齊王兩不靠。如今,他為何會支援自己?
蕭儼彷彿看懂了楊璉的猶豫,低聲繼續道:“楊節度不用擔心,我如此做,也是迫於無奈。如今強敵環顧四周,大唐絕對不能內亂,以免被人所趁,老夫幫你,也只是想盡快了解此事。”
楊璉拱拱手,笑道:“如此,有勞蕭寺卿。”
蕭儼點點頭,兩人說話間,齊王李景遂來了,下了馬車,看見群臣大多到齊,目光一掃,看見楊璉。
楊璉踱步走了過來,拱拱手,道:“齊王。”
李景遂臉色凝重,認真地問楊璉,道:“今日之事,只能成功,不可失敗。你,有幾成把握?”
楊璉有些遲疑地看了李景遂一眼,心中有些猶豫,這時,城門被開啟了,群臣一擁而入,齊王擺擺手,也走了進去。楊璉略作遲疑,也走了進去。
進了皇城,一行人依舊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說著事情。李弘冀與孫晟一前一後走著,不時朝著楊璉方向打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