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皺著眉頭,黃河氾濫,是他沒有想到的。中原王朝這幾年歷經戰亂,黃河兩岸年久失修,大唐可管不著。但是這一場天災是從大漢那邊傳來,讓李璟十分鬱悶。

孫晟之言,李璟是十分贊同的,當務之急,是要將海楚兩州的災情控制住,然後安置流民,賑濟災民,絕對不能讓海楚兩州出事。李璟立刻吩咐高澤,道:“高澤,立刻去找楊璉,宣他進宮。”

孫晟不由一愣,李璟決定讓楊璉鎮守海楚兩州的事情,孫晟不知道,此時聽見天子如此安排,忙道:“陛下,莫非是要讓楊璉前去安撫海楚兩州?”

“正是。”李璟回答的很是簡單。

孫晟略略猶豫,覺得不能讓楊璉去海楚兩州,處理災情、安置流民,說起來這種事情處理起來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只要有足夠的糧食,足夠的草藥,安排得當,就能平定災情。這個功勞,孫晟想要讓李弘冀去拿。

“陛下,楊璉畢竟是一介武夫,而安撫災民這種事情,需要一個有經驗的人去處理。”孫晟說道。

李璟眯起眼睛,瞧了孫晟一眼,不露聲色地道:“那以宰相之見,當以何人去處理?”

“陛下,燕王曾經在各地擔任過官職,對各地情況熟悉,海楚兩州的事情,老臣推薦燕王。”孫晟小心翼翼地說著,同時偷偷拿眼看了李璟一眼。

李璟微微一笑,道:“燕王?潤州那邊還有很多事情,朕看不必了吧。”

“陛下,燕王畢竟是自己人,又有在外任職的經驗,老臣以為……”孫晟還想說。

李璟打斷了他的話,搖搖頭,道:“孫宰相,你不用再說了,朕已經做了決定,楊璉接替劉彥貞管理海楚兩州,處理災情,安置災民。”

孫晟張大了嘴巴,根本想不到天子這麼快就做出了決定,這讓他感覺有些無力。忽然,他又想起海楚兩州的劉彥貞,乃是馮延巳一黨,便道:“陛下,那劉彥貞身為海楚兩州刺史,管理一方字軍政,如今出了這種事情,劉彥貞非常失職。”

關於這一點,李璟很是贊同,便道:“不錯,劉彥貞經營海楚兩州多年,如今黃河氾濫,海楚兩州離黃河還有數百里的距離,居然也遭了秧,這足以證明他辦事不力。”

孫晟見狀大喜,忙道:“陛下,老臣建議將劉彥貞捉回金陵治罪。”

“治罪是肯定的,但如今海楚兩州情況特殊,朕想劉彥貞必定也在處理災情,等他處理好了事情,與楊璉交接了,回京之後,再另行治罪也不晚。”李璟說道。

孫晟眯起了眼睛,笑道:“陛下考慮的周全,陛下英明。”

李璟擺擺手,道:“孫宰相,海楚兩州遭災,必然很缺糧食,比儘快調撥一批糧食,交給楊璉,讓他速速趕往海楚兩州,儘快處理此事。”

“老臣遵命,老臣這就去處理事情。”孫晟說著,拱拱手退了下去。

李璟付守仔御書房裡踱步,出現這樣的事情讓他很是肉疼,畢竟這幾年動兵花費不少,府庫枯竭,偏偏又出了這種事情,身為一國之君,李璟又不不可能坐視,只得從府庫中撥出金銀錢帛,去收拾海楚兩州的爛攤子。

孫晟退下之後,匆匆回到了府中,親手寫了一封書信,讓人速速送往潤州,交給燕王殿下。

楊璉接到高澤的口諭,與符金盞交代了一番之後,立刻趕往皇宮,剛剛進宮,就見齊王同樣匆匆趕來,一臉焦急。楊璉迎上前去,道:“齊王。”

“是陛下令你前來?”齊王李景遂匆匆問道。

“正是,只是說得急,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楊璉問道。

高澤在一邊,道:“楊節度放心,這是一個苦差,但也是一個機會,就看楊節度能否把握了。”

李景遂直接回答,道:“正如前些日子你所言那般,黃河兩岸年久失修,今年發了大水,沿著運河南下,波及海楚兩州,皇兄找你,應該是與此事有關。”

這麼一說,楊璉頓時心中有了底,便點頭道:“多謝齊王。”

幾人說話間,行動依舊不慢,很快就到了御書房外,高澤首先進去,道:“陛下,楊節度來了。”

楊璉稍後一步,忙施禮,道:“微臣楊璉見過陛下。”

“楊愛卿無需多禮。”李璟說著,見齊王也進來了,道:“楊愛卿,你可知道,黃河氾濫,波及海楚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