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楊璉的判斷(第1/2頁)
章節報錯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援讚賞!
鴻臚寺,黑白相間的棋盤上,已經到了生死搏鬥的最後階段,白子越來越多,黑子越來越少。林仁肇的頭上已經冒出了細汗,楊璉的棋藝大有長進啊,他已經擋不住楊璉的攻勢了。
“仁肇,你可以棄子認輸了。”楊璉淡淡地道。
林仁肇嘆息了一聲,看著棋盤,始終找不到可以可以挽救的可能,良久,林仁肇棄子。
這時,陳鐵匆匆走了進來,見了楊璉,拱拱手,道:“楊指揮,那劉承祐果然去了尚書府,將楊邠痛打了一頓。”
林仁肇很是感興趣,忙道:“陳鐵,坐下來,仔細說說。”
陳鐵應了一聲,坐下時,楊璉已經為他斟滿了一杯茶水,陳鐵一飲而盡,他的確有些口渴了。喝完之後,陳鐵開始說了起來,他雖然口才不佳,但述說事情還是沒有問題的。
楊璉連連點頭,聽罷,道:“劉承祐已經辦成了事情一半,接下來要看劉承訓的了。”
“劉承訓?”陳鐵問道。他怎麼也想不明白,這件事和劉承訓有什麼關係。
楊璉笑了笑,衝著林仁肇說道:“仁肇,這件事你能想通嗎?”
林仁肇眯起眼睛想了想,道:“楊邠身為吏部尚書,還是樞密使、中書侍郎,在漢國朝廷也是跺跺腳,開封震一震的角色,如今他被大漢二皇子打了一頓,可是關係到臉面的事情。劉承訓身為大漢的儲君,如今開封的實際掌權者,一邊是老臣,一邊是他的弟弟,這碗水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端平的。”
“依我看來,劉承訓只有一個‘拖’,等到劉知遠從魏州回來,再處理此事。不過,魏州的戰事已經持續了數月,不知道多少戰士戰死沙場,那杜重威十分頑強,也不知道魏州的戰事什麼時候結束?”
林仁肇分析著,楊璉在一旁點頭,道:“繼續說。”
林仁肇又想了想,繼續道:“所以這件事情,劉承訓只能等,可是,對於漢國的朝廷諸臣來說,楊邠被打,而且還是朝廷的一品大員被打,朝廷其他臣子恐怕會想:皇家無情!劉氏若是寡情少恩,恐怕沒有幾個人會真心為國效力。”
楊璉點點頭,道:“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林仁肇一愣,顯然沒有明白楊璉說的其他原因是什麼,便道:“楊指揮,你言下之意?”
楊璉輕輕嘆息了一聲,伸出手去,抓起兩顆木炭,放在爐火上,木炭受熱,發出清脆的響聲,火星四濺。
“仁肇,這件事情只是我的猜想。”楊璉說道,頓了一頓,道:“按道理漢國地大物博,也有不少良將,那郭威、高行周父子,都是一代良將,雖說杜重威也不差,但根本不需要劉知遠御駕親征。”
林仁肇點頭,天子是社稷重要的一環,很少有皇帝親征的事情發生,因為戰場上不確定的事情太多了,如果皇帝一戰被擒,整個帝國很有可能就此崩潰,因此,他也是不贊成劉知遠親征的。
“劉知遠親征,無非有以下幾個目的,如今漢國藩鎮林立,不少節度使擁兵自重,說好聽了是臣服漢國,說難聽了,隨時有可能自立建立一個小型王國。劉知遠親征,目的雖然是想要打擊杜重威,但更深一層的含義,是要殺雞給猴看,警告各地的節度使,大漢國力雄厚,汝等想要自立,先得掂量掂量!”
“魏州雖然城池高大,杜重威也早有準備,但劉知遠已經鐵了心,依我看,魏州之戰,在這一兩個月內就會結束。”楊璉說到這裡,抿了一口茶,潤了潤喉嚨,聲音放低了一些,道:“而且我懷疑,劉知遠很有可能命不久矣。而太子劉承訓看樣子身體也不太好,恐怕活不了幾年。”
陳鐵一愣,事情峰迴路轉,當真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嗎?
林仁肇臉色一變,低聲道:“楊指揮,你的意思是劉承祐很有可能繼任為大漢天子。”
“一切皆有可能。”楊璉低聲道,“劉承祐是什麼樣子,想必兩位已經知曉,以他的德行,根本鎮不住朝廷的這番文臣武將,劉知遠是老奸巨猾之人,怎會看不出其中的利弊?”
“前些日子,我聽說河中節度使李守貞的兒子李崇訓要與武寧節度使的女兒符金盞結為百年之好,按道理,節度使的子女結合,會讓兩個勢力聯合在一起,而武寧節度使在東,河中節度使在西,劉知遠讓兩者聯姻,難道他就不怕符彥卿和李守貞聯合起來?”
楊璉的聲音很是低沉,這是他這段日子的思考,可惜他還沒有找到足夠的線索證明這幾點有關係。
楊璉的話剛落,只聽“咣噹”一聲,有東西落在地上。楊璉愕然變色,什麼人來到他的身邊,居然沒有半點反應?若是這番言辭透露了出去,恐怕會有殺生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