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居安思危!”孫晟冷笑,又道:“所以你的意思便是要與冷落漢國人,讓漢國人對大唐心生怨恨,從而聯絡吳越人共同夾擊大唐?”

劉仁瞻的話並沒有那個意思,但孫晟的曲解卻讓眾人都覺得,劉仁瞻反對與漢國結盟,會讓漢國人與吳越國聯手。而且最近吳越國的動向也都表明了這一切很有可能。

劉仁瞻聞言,也一時找不到反駁的理由,只得訕訕退下,孫晟臉上帶著得意之色,道:“陛下,正是與契丹人不接壤,沒有實際利益上的衝突,才可以選擇不與契丹人結盟。”此時孫晟覺得,楊璉已經與劉信的關係搞砸了,與漢國結盟的事情根本不可能。

正是因為不可能,他才要將此事提起,這樣便可以隨意潑楊璉汙水。

“大唐與漢國接壤,更與吳越國接壤,與這兩國搞好同盟,才是重中之重,不然,重兵壓境之下,大唐就算能擊退兩國的聯手進攻,必定也元氣大傷。陛下,微臣認為,與漢國結盟,才是最佳的辦法。只是可惜,微臣聽說楊璉已經與漢國使者勢同水火,恐怕結盟一事,已經不可能的了。”孫晟說著,連連搖頭,一副惋惜的模樣。

李璟目光閃爍,其實他也有些拿不定注意,劉仁瞻說的有道理,孫晟說得也有道理,與契丹人結盟,與漢國結盟,有各自的優劣。如果,能同時與兩國結盟,那是最好不過了。

不過李璟也知道,這幾乎不可能。想到此,他搖搖頭。

常夢錫這時快步走了出來,道:“陛下,楊璉破壞大唐與漢國的關係,其罪當誅,微臣建議,立刻擒殺此人,向漢國使者請罪,方可挽回大局!”

齊王李景遂目光一凝,這個常夢錫也太狠了一些,居然要斬殺楊璉。李景遂這時感受到一股敵意,抬起頭來,看見李弘冀正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嘴角還帶著一絲嘲諷之色。

齊王李景遂頓時明白了,李弘冀這是要折他雙翼啊,如今馮延巳、馮延魯、陳覺等人被貶的被貶,流放的流放,在這朝廷中,便只有宋齊丘、楊璉等區區數人與自己關係頗好。宋齊丘是開國老臣,李弘冀不敢暫時動他,要動楊璉還是有足夠能力的。關鍵是此時,李弘冀一黨又抓到了楊璉的把柄,拼命攻擊,這讓齊王有種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感覺。

李景遂覺得自己失算了,早知道如此,便不該推薦楊璉,想不到偷雞不成蝕把米,這一次恐怕要害了楊璉。

李璟有些猶豫,畢竟他剛剛得到楊璉的密報,已經與契丹人達成了協議,得到了一些實惠,戰馬得到補充的大唐,戰鬥力必然會上一個臺階。要李璟在這個時候就殺楊璉,李璟有些不忍心。

李弘冀見父皇面帶猶豫,當即橫下一顆心,也走了出來。這個時候,是要打楊璉這隻落水狗的時候,他也沒有必要藏著掖著。

“父皇,兒臣也覺得楊璉此事做的不妥,就算不與漢國結盟,至少也不能得罪漢國人,令漢國人有了口實,日後聯絡吳越國攻打大唐。”李弘冀說道,一副正氣凌然的模樣。

“臣附議!”一個四十多歲的臣子走了出來。

“微臣附議!”

“微臣也附議!”

頓時,朝廷上聲音響起,人人都要痛打楊璉,多數人聲稱若不將楊璉就地處死,不能平息民憤。李璟冷冷地看著這一切,覺得朝廷上有些失控。李璟知道,齊王李景遂與楊璉關係頗好,但這個時候,李景遂居然沒有站出來為楊璉說話,讓他有些奇怪。

以李弘冀、常夢錫、孫晟為首,群情激昂,要將楊璉除掉,而偌大的朝廷上,居然沒有人為楊璉說話。至於劉仁瞻,李璟認為他並不是為楊璉說話,而是為大唐的安危考慮。

李璟也沒有想到楊璉一事居然會惹起這麼大的風波,可是,楊璉畢竟是他欽點的談判者,就李璟的內心而言,是不忍懲罰楊璉的。可是群臣如此,讓李璟有些為難。

這時,一名小黃門匆匆走了進來,朝著李璟施禮,道:“陛下,神武軍指揮使楊璉求見。”

“什麼,他竟然敢求見?”常夢錫大叫,一路上他沒有看見楊璉,此時聽見,頓時驚訝萬分。

李弘冀沒有多想,道:“父皇,楊璉來的正好。”

孫晟老謀深算一些,隱隱覺得不對,但又說不出來為什麼。

李璟面色變幻不定,想了想,道:“傳楊璉!”

“傳楊璉!”

“傳楊璉!”

太監們高聲傳著話,不一刻傳到楊璉耳中。楊璉慢慢整理了一番衣服,這才斯條慢理地向前走去。沿著長達百餘條的臺階向上,到了門外,楊璉走了進去。群臣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刷的一眼看向楊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