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憶齡沒有阻攔,抿著嘴依舊笑了笑,微微躬身,道:“這玉簪子的秘密,公子可曾參透?”曾憶齡問的如此直接,楊璉便是一愣,不由仔細打量了一番曾憶齡,道:“秘密?這玉簪子有什麼秘密?”

曾憶齡反而不說話了,慢慢坐下來,娥眉微皺,道:“公子若是不知道,可在仔細看看。”

楊璉收斂了笑容,道:“曾姑娘相邀,總不會是為了玉簪子的事情吧。”

曾憶齡細長的手指輕輕撫動琴絃,琴絃響了幾聲,殺伐之音傳來,居然和十面埋伏有幾分相似。楊璉微微一愣,十面埋伏他自然是聽過的,但是這首曲子他卻不知。

曾憶齡彈了片刻,停了下來,問道:“楊公子,這首楚漢是妾身偶然得到,公子可否入耳?”

楊璉點點頭,笑道:“曾姑娘的琴藝自然是極好的。”

“楊公子精通音律,可否聽出這首曲子是何意?”曾憶齡又笑道,慢慢站起身來,伸出芊芊玉手,替楊璉斟茶。

楊璉自然知道楚漢講的是什麼什麼故事,十面埋伏取材就是項羽的故事,而楚漢這首曲子是十面埋伏的前身。只是楊璉不知楚漢這首曲子究竟何時出現,所以與十面埋伏有很大的差別。

“楚霸王一身是膽,可惜垓下一戰,虎落平陽,最終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當真是讓人惋惜。”楊璉淡淡的說道。

曾憶齡似笑非笑地看著楊璉,道:“公子覺得,自比楚霸王又當如何?”

楊璉心中一顫,曾憶齡的表情和話語讓楊璉覺得有些不妥,她這話是什麼意思?但楊璉表情不便,道:“楚霸王一世英傑,楊璉何德何能,怎能與楚霸王相比?”

“古人雖然厲害,但今人也不必,妄自菲薄。”曾憶齡說道,又忽然道:“楊公子,妾身這裡有一個故事,不知道楊公子願意聽嗎?”

“楊璉洗耳恭聽。”楊璉知道,曾憶齡要說正題了,只是她要說什麼故事?

“從前,有一個孤兒,由於戰亂,父母早亡。在他七歲那年,有一個英雄救了他,並認他為乾兒子。英雄對他非常好,可是英雄的兒子卻不高興了。英雄沒有辦法,將孤兒送給了好友做乾兒子。那個好友對孤兒非常好,讓他讀書、習武,甚至比對自己的兒子還要好。隨著年紀的長大,這個孤兒有了一定的實力,開始窺視養父的家產。”

“為了奪取養父的家產,他甚至殺死了養父的兒子、他的兄長,而且幾乎將兄長一家滅門。得到了大批的財富之後,孤兒的野心更大,他甚至想要奪取英雄的家產,而事實上,他已經成功了,甚至還將這份基業傳給了他的兒子。”

曾憶齡的故事說的很簡潔,但意思已經明瞭,楊璉微微一愣,這個故事,太熟悉了。那個英雄就好比楊吳的的實際建立者楊行密,英雄的好友就像徐溫。雖說徐溫奪了楊行密的基業,但他的後代也沒有守住,大權落入了徐知誥也就是李昪的手中。他先是建立了齊國,後來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並改國號為唐,同時為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立廟,追尊父祖四代為皇帝,改奉徐溫為義父,徐溫後代有的得到封賞。

這個故事讓楊璉自動帶入了楊吳、南唐的歷史,可是他仍然心驚,曾憶齡講什麼故事不好,偏偏說這個意有所指的故事?

“這個孤兒,楊公子認為是好人還是壞人?”曾憶齡說完了故事,秀目看著楊璉,問道。

楊璉看著曾憶齡,帷帽上的流蘇讓他看不清曾憶齡的面容,但他幾乎可以肯定,正如猜想中的那般,曾憶齡不是一個簡單的人。楊璉不由笑了笑,道:“我這裡也有一個故事。”

楊璉說的是中山狼與東郭先生的故事。這則故事在後世非常流行,但在此時,卻沒有這個故事。楊璉口才極好,曾憶齡聽得津津有味,恨中山狼的忘恩負義、貪婪,同時又覺得東郭先生當真是愚昧而可憐。

楊璉說完了故事,末了,笑道:“古往今來,中山狼的故事屢見不鮮,曾姑娘認為中山狼是不是一隻好狼呢?”

“這,狼似乎與人沒有什麼關係吧?”曾憶齡回過神來回答。

“怎會沒有關係?狼天性薄涼,隱忍,東郭先生本就不該救它。有的人也是如此,本不該救。可是事實已經擺在眼前,再過於悔恨也無濟於事,只能想辦法打死中山狼。”楊璉斬釘截鐵地說道。

曾憶齡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道:“不錯,正當如此。”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狼的本性是如此,東郭先生眼力極差,居然會救狼,這也是他的悲哀之處。”楊璉又道。

曾憶齡點點頭,道:“楊公子的話,令人震撼,齡領教了。”說著,很是認真地朝著楊璉施了一禮。

PS:抱歉,今天加班到2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