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午時,楊璉率兵將大營修築完畢,看著固若金湯的營寨,楊璉心中有一股滿足之感,日後帶兵,沙場征戰,多在野外宿營,營寨便是第一道防線,怎能不牢固?

楊璉這一指揮計程車兵忙碌著,別的指揮部下卻在看著好戲,周弘祚也慢慢踱步過來,看見楊璉忙碌,不由冷笑了一聲,這個傢伙,運氣倒是極好,日後看他還有幾次好運。

楊璉看著部下排成一列列,倒是頗為滿意。楊璉在軍中匯入了站軍姿的模式,在楊璉看來站軍姿最為重要的是強調軍紀。高聲說了幾句,楊璉讓眾人報數,先是將虞侯將人數報給都頭,再由都頭匯總,報給楊璉。各隊一個人都不缺,楊璉便讓眾人去吃飯,午休。士兵們齊刷刷喊了一聲,紛紛散去。

剛剛駐紮在鐘山,李璟沒有忙著春獵,而是帶著李景遂、李景達、李弘冀等人在四周轉悠。平時住在深宮裡,雖然有山有水,但大多是人造而成,哪裡有大自然的神工鬼斧來的精彩?鐘山地勢廣闊,連綿有六十多里,李璟好不容易出來,自然是要看個夠。

響午時分,恰好走到楊璉的軍營,聽見那一聲喊,嚇得李璟一個哆嗦,差點以為有人要造反。等他回過神來,看見楊璉的軍營柵欄厚實,營外還有拒馬、鹿角,好奇心起,指著前方,道:“這是何人的營寨?”

李弘冀忙道:“兒臣去看看。”以李弘冀的眼光,自然看出這一營的將官,十分嚴謹。只是他覺得有些奇怪,軍中什麼時候有這麼一個人才?心中有了拉攏的意思,李弘冀便自告奮勇,要去一探究竟。

走到楊璉軍營前不遠處,李弘冀大聲喝道:“你等指揮使是何人?叫他出來相見。”

守營士兵不認識李弘冀,見他是一副武將打扮,自然是不屑於他。李弘冀喊了兩聲,一名士兵冷笑一聲,張起弓箭,將箭頭對準了他,喝道:“什麼人在此大呼小叫,再不聽話,射你兩箭。”

李弘冀大怒,正要說話,守營士兵一箭射來,箭羽落在李弘冀三步前,氣的李弘冀臉色緋紅,道:“本公乃是李弘冀,你膽敢無禮?”

那名士兵嚇得臉色發青,李弘冀的名字金陵城中又有誰不知道呢?他是天子的長子,雖說陛下還沒有立下太子,但以後東平公很有可能成為大唐的儲君,一想到剛才他居然衝著東平公動手,頓時手腳發軟,差一點摔倒在地上。

李弘冀冷笑了一聲,又道:“還不速速讓指揮使來見本王?”

那名士兵聽了,如釋負重,忙站起身來,去尋楊璉。

楊璉正在帳篷裡踱步,手中捧著一本《孫子兵法》看得津津有味,那士兵匆忙闖了進來,結結巴巴地道:“楊指揮,東平公來了。”

“他來作甚?”楊璉問道,他對李弘冀沒有好感。

“屬下不知。”那士兵回答。

楊璉收起了書籍,想了想,道:“走,去看看。”

李弘冀一臉得意,看見別人害怕他,心中就有一種成就感。等了片刻,李弘冀見一人身著鎧甲,出現在哨樓上,不由凝神看去。這一看不要緊,李弘冀覺得這個人十分眼熟啊。

“你是何人?”李弘冀高聲問道。

“神武軍指揮使楊璉見過東平公,只是不知東平公所為何事?”楊璉淡淡發言。

李弘冀身子一震,原來是楊璉,是那個與齊王李景遂交好的人。楊璉升職的前後因果李弘冀瞭解得很清楚,不過他認為楊璉是運氣好,畢竟他出身草莽,哪裡有帶兵的本事?可是,眼下楊璉的大營佈局嚴謹,與旁人都不同,讓李弘冀有了一絲危機感。

絕不能讓這個人投靠齊王,不然日後將會是難纏的敵手。李弘冀心中想著,道:“原來是楊指揮,還不速速開啟營門,讓本公進去?”

“開啟營門?東平公可是有公事相商?又或者是有陛下的手諭?”楊璉淡淡的道,拿話擠住了李弘冀,因為楊璉可以肯定,李弘冀壓根不知道這座軍營是自己的駐地,不然他就不會這麼問。換而言之,李弘冀是誤打誤撞而來,根本沒有公事。

李弘冀一愣,道:“楊璉,陛下便在不遠處,你還不去相見?”

楊璉冷笑了一聲,道:“東平公,你一會要進來,一會要本官出去見陛下,究竟該讓我信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