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喜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齊王李景遂不悅,楊璉心中卻暗自開心,李景遂這話表明了他的態度,至少認為楊璉是所謂的朋友的,儘管這種朋友的身份,有拉攏的意味。
“是草民孟浪了,還望齊王恕罪。”楊璉說道。
李景遂擺擺手,道:“既然是朋友,說這些話就不必了。”
楊璉點點頭,道:“齊王性情中人,倒是楊璉不灑脫,該罰該罰。”
兩人說著話,懷柔郡主插不上嘴,只得不滿地在一旁,忽然道:“父王,你來這裡,不是有什麼事情要說嗎?”
齊王李景遂一拍腦袋,笑道:“差一點忘了。”看著楊璉,笑道:“楊義士,皇兄知道你義救郡主的事蹟,甚為滿意。”
楊璉失聲道:“陛下也知道草民了?”
在齊王李景遂看來,楊璉這是正常反應,畢竟是大唐的九五之尊,誰聽說了他,豈有不害怕不激動的道理?楊璉只是一介草民,有這種反應自然是正常的。
“不用擔心,皇兄得到訊息之後,決意對楊義士進行嘉獎,給你一個官做。”齊王李景遂鄭重說道。
楊璉忙站起身來,道:“齊王,我只是一介武夫,哪裡認識幾個字,給個官做,豈不是為難了我。不做,不做。”
懷柔郡主在一旁說道:“文官做不得,可以做武官呀。”
齊王李景遂眼睛一亮,笑道:“對啊,楊義士身手不凡,做不來文官,可以做武官嘛。楊義士,你想做什麼官,不妨說來。”
楊璉連連搖頭,道:“齊王,草民閒雲野鶴慣了,恐怕不能勝任,反而會壞了齊王的名譽。”
“楊義士,你也不用推辭了,這是皇兄金口玉言說的,誰敢不遵?你放心大膽去做,有本王在,有何人敢動你?”齊王一臉嚴肅。
懷柔郡主鼓掌笑道:“不遵皇命,可是砍頭的大罪,有人要被砍頭嘍。”
齊王李景遂瞪了女兒一眼,拱拱手,道:“楊義士莫怪,郡主她尚且年幼,童言無忌。”
懷柔郡主身子一挺,道:“父王,我都十六歲了,不小了。”
齊王李景遂一想也是,自己就是在這個年紀生的她,十六歲,的確不小了,是該找個佳婿了。嗯,這楊璉雖然相貌一般,臉上也有刀疤,破壞了整體形象,但行事堂堂正正,也是一個人才,本來是不錯的,可惜年紀大了一些。想到這裡,齊王李景遂微微嘆息。
楊璉半響沒有說話,他在思考。李景遂見他不說話,也不急了,倒是懷柔郡主在一旁,不住拿眼去看楊璉,希望他答應,想要暗示他,父王又在一旁,總有些不妥。
“唉,既然是皇命難違,草民就遵命了吧。”楊璉說的十分為難。
齊王一向豁達,又刻意拉攏楊璉,自然沒有在意楊璉的話,反而覺得他初涉官場,不懂其中的道理,自然是情有可原,只的乾笑一聲,說道:“楊義士這些話,以後可不能在陛下面前說。”
楊璉點點頭,道:“齊王教訓的極是。楊璉領教了。”
“這樣吧,神武統軍高審思與本王有舊,你在他帳下做一名都頭,日後有了功績,再進行升遷。”齊王李景遂說道,這點小事,他還能做主。
“高審思?”楊璉微微一怔,卻很快恢復了過來。
“怎麼,楊義士知道高審思?”齊王問道。
“高統軍乃大唐名將,草民雖然是在草野之中,也曾聽說他的名字。”楊璉笑了笑,並不否認。
齊王“嗯”了一聲,又道:“高統軍為人穩重,帶兵有方,又得到皇兄信任,你不妨跟他學習學習,日後,未必不能博出個名頭。”
楊璉呵呵一笑,道:“名頭也就罷了,不能讓遊俠兒欺負上來,楊璉便知足了。”
懷柔郡主白了楊璉一眼,輕聲道:“出息。”
齊王站起身來,道:“既然如此,就這樣決定了,本王和高統軍打個招呼,你後日一早,便可過去。”
“遵命,不過,草民只想做一個將虞候。”楊璉也站起身來,拱手相謝。
齊王李景遂不覺奇怪,放著好好的都頭不做,偏偏要做什麼將虞侯?這品階可是差了不少。
楊璉忙道:“初到軍中,若無軍功,空居高位,必然有人不服,高處不勝寒啊,草民願從都虞候做起,不想讓旁人說是憑了關係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