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禍(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色終於明亮了起來,說是明亮,天空還是有著厚厚的烏雲,只是到了白天,視線總算能看清五十步以內的東西。
漁民們都忙碌了起來,生火、煮米,方圓數十步內,變得人聲鼎沸,忙碌起來。這群災民約有五十人,精壯漢子約有十來人,餘下的多是婦孺。
也是幸虧漁民對湖潮極為敏感,及時撤退,這才損失不大,附近以種植水稻為主的村子,大多遭殃,財物損失暫且不說,人被大水捲走不少,恐怕是凶多吉少。
這時,楊璉才見著了族長。張氏族長年約六旬,身體還算健壯,漲潮之時,被幾名青壯救出,並無大礙。聽聞楊璉醒來,顫巍巍來相見。
適逢亂世,武夫當國。但南唐、吳越文化昌盛,在各國之中,首屈一指。漁民雖然地處吳越國境內,但卻是蘇州與常州交界之處,深受南唐影響。
早些年時,南吳就與吳越國在常州、蘇州一帶爭霸,蘇州幾度易手,最後落入吳越國手中。南唐取代南吳,曾經一度進兵蘇州,意圖奪取江南重鎮,但自從中吳節度使錢元璙鎮守蘇州之後,蘇州就為吳越牢牢控制。
南唐、吳越兩國知道誰也滅不了誰,因此偃旗息鼓,總的說來還算平靜。不過去歲南唐國陳覺對閩國動兵,使得吳越國與南唐國關係陡然緊張起來。
閩國若滅,吳越國便被南唐包圍起來,因此吳越國出動水軍支援閩國。蘇州、常州是兩國邊境,因此兩地也有增兵,一場大戰即將來臨。可誰又知道,一場大水,一場暴雨,弄得蘇、常一帶百姓流離失所?
如今湖水越漲越高,誰知道能到哪裡?若不及時遷走,恐怕又要受災。漁村的百姓,打算便是要去蘇州,畢竟是吳越國的人嘛。族長如此一問,楊璉一時也找不到出路,便同意了族長的意見,跟隨他們行動,先去蘇州再做計較。同時,楊璉也是想看看,神秘老奴,為自己安排了什麼人?
篝火架了起來,鐵鍋架在木架上,很快,米粥飄香,漁民喝了米粥,便開始收拾行李,瓦罐、衣物、米糧、漁網等物都打包放在手推車上,趁著暴雨未來,轉移到更高的地方。
楊璉與張綺櫟一家五口人走著,張綺櫟大哥張祁年與楊璉同歲,膚色黝黑,打漁很有一套,雖然貪錢,卻非常講信用,一諾千金,正是他將落馬的楊璉救了起來。
張祁年家人不多,母親在生下幼子二狗子不久病逝,父親也在去歲病死。他自己倒是娶了一房媳婦,孩子已經三歲大了。
楊璉走路還有些不穩,騎馬不得,張祁年讓二狗子扶著,二狗子雖然不願意,但長兄如父,父親的命令,他豈能不從,只得將心中的不滿壓下心頭,扶著楊璉走路。張祁年推著沉重的小車,妻子抱著孩子,張綺櫟拎著雜物,隨著漁民朝著東邊走去,先要渡過洶湧的小河,再折向南邊,投奔姑蘇城。
又是一日的忙碌,走了一日,楊璉覺得雙腿發軟,張綺櫟善解人意,燒了熱水,讓楊璉泡腳,這才舒服了許多。漁民們吃了飯,早早安睡,楊璉躺在榻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身體太弱,他需要鍛鍊,不然怎麼在亂世裡生存?想著想著,心中有了主意,人也睏乏至極,沉沉睡著。
“哈!”一大早,張綺櫟就聽見有人在帳篷外哼哼哈哈,她也不去理他,想來是二狗子那個混蛋又在作惡,這頑徒,精神倒是十足!
燒了水,用木盆盛了,張綺櫟端了送給楊璉洗漱,卻發現楊璉不在帳篷內,大清早,去哪裡了?張綺櫟放下木盆,喊道:“楊大哥,楊大哥。”
“我在這裡!”遠遠地,傳來楊璉的聲音。
張綺櫟循著聲音走去,卻發現楊璉正在做著奇怪的動作,一會彎腰,一會後仰,晃來晃去的,不時哼出幾聲,原來哼哼哈哈的聲音是他發出的。
“楊大哥,你這是在做什麼?”張綺櫟奇怪地問道,從來沒有見過楊大哥如此。
“五禽戲。”楊璉一邊練著,一邊回答,這時已經快做完了。
“身體還沒好,不好好休息,瞎鬧騰什麼呢?”張綺櫟嗔怪著。五禽戲她倒是知道,只是楊璉怎麼會練?
楊璉收了姿勢,笑著解釋,道:“這五禽戲,可是華佗所創,能強身健體,騰雲駕霧。”卻忘記張綺櫟是醫者後人,自然知道五禽戲。楊璉前世,就常常練五禽戲,這一世的身體雖然不算很差,但楊璉還不滿意,他有大志,但在這亂世,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如果能恢復他穿越前的武力,當有一番作為。
“有這麼厲害?”張綺櫟一愣,強身健體她信,騰雲駕霧?那不是成了仙人,這呆子,又開始瞎說。
“改天教你。”楊璉笑了笑,接過張綺櫟遞過來的帕子,擦淨了臉上的汗水,又道:“謝謝。”
張綺櫟接過帕子,墊著腳尖,慢慢踱步回來,心中覺得奇怪,他好像變了許多,只是一時又想不出來是哪裡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