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修又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情況。

為什麼巨鉗螳螂可以在體內輕易呼叫鋼系能量金屬化?

那當然就是因為它體內蘊含鋼系能量,而且外面的鎧甲也是金屬含量很高。

也就是鋼系能量很難轉化實質,但可以藉助載體間接變化。

這個就要講起穿山王幫巨型大巖蛇削那些鋼錠了。

就是靠爪子上依附了鋼系能量,利用能量的親和性影響甚至改變現實存在的物質。

這個基本上所有能量通用,在其他小精靈身上也有體現。

比如水系小精靈它在能接觸到水的地方並不是用能量創造水,而是呼叫水。

再到當初米亞查山的大巖蛇戰鬥也是呼叫地上的石頭而不是能量轉化。

畢竟效率不一樣。

反正總結起來就是因為不同能量的轉化效率和難度的不同,這也就造成了部分小精靈的能力差異。

這是沒有傳授,或者現在根本沒有人清楚的情況,全靠修和巨鉗螳螂在日復一日的訓練研究之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知識。

修也算是知道為什麼這個世界關於小精靈的知識這麼昂貴了。

只不過侷限於有用的知識,那些傻逼專家學者有一個算一個修遲早要幹碎他們。

天天整一些爛活,當年差點將他帶入溝裡。

隨手將礦石丟掉,修將巨鉗螳螂和吉利蛋也放了出來。

浪費這麼久時間得到的實踐結果打消了修設想之中的遠端攻擊。

但他走了路根本沒人走過,連摸石頭的資格都沒有,只能自己試錯然後總結改正。

那些時間也不能說浪費,應該說排除了一個錯誤答案。

只不過修依舊沒有放棄遠端攻擊,而是轉為另一種。

比如純粹的能量炮……

但是不在今天的內容,修跟巨鉗螳螂和吉利蛋說明了一下情況,也算是認識了閃電鳥。

之前就見識過急凍鳥,加上此時閃電鳥收斂了身上的威壓,它們兩個倒是沒有太多的反應。

將事情安排好之後修便搗鼓自己體內的那股力量,嘗試再次激發。

…………

“終於搞定了!”

修站在一個洞窟內,這是挖空了山頂建造的一個空洞,中間就是天窗,給閃電鳥進出用的,同時也兼具了採光的任務。

洞窟裡面也不簡單,內部空間形似半圓,洞壁全是堅固的岩石且渾然一體,完全看不出挖掘建造的痕跡,空間寬廣,底部面積有上百平。

考慮到下雨進水,地面是呈現階梯狀分為三段,最上面一段正好避開了天窗,不會被雨淋到,也不會被太陽曬到,而且位置高面積最大。

下面兩段略微有些坡度,就是為了將水引導到最環形的排水管道。

當水從上面沖刷下來的時候第二段會以一個角度接住下落的水流減少發出的聲音,然後從兩邊貼近邊緣的通道流下去。

水會流到第三段,也就是最低的一段,這裡接著上面的一段非常平滑,同時環繞邊緣的水道也在執行。

水比較小的時候會從那裡的通道流出去,不會沾溼地面。

當水太多的時候整段都能變成出水緩衝,不會讓水浸到上面。

三段末端就是排水的出口,管道很大,高度能有兩米,基本上能夠滿足排水要求,甚至某種程度上還可以是備用出口。

而且很有趣的一個設計就是並不是直通的,而是存在一個角度,這是為了避風和隱私。